“不喂飯母慈子孝,一喂飯雞飛狗跳”。對于許多家長來說,讓孩子乖乖吃完一頓飯,真是比登天還難!寶爸寶媽為了哄孩子吃一口飯可謂招數使盡,卻也討不來孩子對吃飯的歡心。每當到飯點,家里的沙發、床上、地上都成了吃飯的“戰場”。孩子邊吃邊玩、吃飯速度太慢、挑食厭食都成為最讓家長們鬧心的難題之一。 其實造成寶寶厭食的原因有很多,回想下平日里吃飯時的場景,如果孩子是邊看電視邊吃飯的話,那很有可能就是當爹媽的對孩子的引導方式不正確了【1】。給孩子營造一個專注的吃飯氛圍,是培養寶寶享受進食的關鍵一步。另一種情況是寶寶餐前吃了太多的零食,腸胃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很容易引發孩子生理性厭食,到了正餐時間,便再次化身“吃飯困難戶”。家長們可以嘗試著多去跟孩子溝通,定下吃飯必須遵守的規矩。比如養成固定的進食時間,并且規定好每次吃飯時長,到時間就收碗,讓寶寶明白,因為自己不好好吃飯而導致的肚子餓這個結果是要由自己來承擔的;其次,父母可以控制孩子的零食攝入量和種類,在兩餐之間讓孩子吃些健康的食物,像少量水果、堅果和牛奶;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和鼓勵孩子運動等等。 如果上述所說的這些情況之外,寶媽們發現孩子還會常常出現肚子飽脹、打嗝、放屁甚至惡心嘔吐這類癥狀,就要當心了!因為這很有可能不僅僅只是孩子不愛吃飯這么簡單,而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作祟!比方說因外在環境的改變,換季忽冷忽熱,孩子肚皮容易著涼,又或者寶寶常處于潮濕的環境當中,都會使得腸道抵抗力降低,易發消化不良;萬一再吃了不干凈的食物,腸道是很容易感染細菌病毒的。很多有點經驗的寶爸寶媽這時可能會說,給孩子吃點益生菌就好了,調節一下腸道菌群,這個思路沒錯。但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卻又非常重要的原因:幼兒跟大人不同,他們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穩定,而且消化酶活性低,所以消化吸收功能也相對更弱。 因為“消化”分為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這兩種方式【2】。在機械性消化如咀嚼等過程,將食物磨碎與消化液充分混合后,還需要經過化學性消化,使得將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如淀粉、脂肪、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被水解為葡萄糖、甘油等小分子物質,才能被人體所吸收。 在化學性消化過程中,消化酶起到關鍵的催化作用,即大大提高大分子水解的化學反應速率,促進消化與吸收。因此,如果孩子體內缺乏消化酶,食物則得不到完全分解,從而稽留在腸道內,容易導致腹脹、惡心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癥狀出現,長期以往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甚至影響孩子智力【3】。 不過寶爸寶媽們也不必慌張,小編總結了以下三個渠道,幫助解決消化不良問題,調動娃娃深藏已久的食欲!首先從日常飲食入手,給孩子提供不同種類且富含消化酶的蔬果雜糧和酸奶等;或者多讓孩子鍛煉身體,一項400多人參與的研究表明,中等強度的運動有助于提高淀粉酶水平【4】,適當運動總是好的。但考慮到,有些家長日常事務繁多,恐怕無暇顧及哪一種食物具體含酶量多;更何況寶寶本來就挑食了,這也抵觸那也不吃,還談什么食物多樣性呀。這個時候,為孩子挑選額外消化酶補充劑和益生菌營養品就顯得尤為重要。 市場上的呵護寶寶腸道的營養品多種多樣,有的主打平衡腸道菌群,有的只補消化酶,小編這里介紹一款雙管齊下的產品——青萌艾澤姆飲品。它不僅復合酶成分含量高,多樣性組合,有助于促進幼兒體內對多種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以及對微量元素的吸收;而且額外添加益生元,能夠幫助腸道有益菌增殖,平衡腸道微生態,減輕寶寶腸胃負擔。其滴劑劑型相較于藥片狀、沖劑狀的酶類制劑也更易被寶寶接受食用,出門攜帶也很方便。 守護孩子成長,從呵護寶寶腸道健康做起~ 參考文獻: 【1】徐德勇. 兒童非器質性厭食癥的影響因素和血清腦腸肽的研究[D]. 遵義:遵義醫科大學, 2021. 【2】楊建軍. 消化與營養[M]. 陽光出版社, 2019. 【3】宋茂清. 酶與健康[M].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18: 35-38. 【4】健康界——《消化酶的類型、功能以及食物來源》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11027/content-12781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