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來活下去,生活的本質過殘酷,除了父母的陪伴,我們還有兄弟姐妹。生活瑣碎磨不滅眼中的熠熠星光,要相信即使眼前艱難,但日子也會慢慢好起來的。 近期,熱播劇《喬家的兒女》中的這句話,擊中了很多人的內心。 喬家有五兄妹:一成、二強、三麗、四美、七七。 大哥喬一成善良剛毅,有著被生活逼出來的堅強; 二哥喬二強,憨厚老實,有股傻乎乎的勁; 三妹喬三麗性格溫順懂事,平靜的外表下有一顆獨立堅韌的心; 四妹喬四美活潑機靈,有著無限熱情; 小弟七七性格靦腆內向,有些單純柔弱。 在30多年的歲月中,雖然每個人都有泥潭,但總有一束光,讓他們過著不潦草的生活。 在他們跌跌撞撞、相愛相殺的成長的背后,我們也看到了這三條「育兒的真相」。
1、孩子最大的不幸,是遇到甩手掌柜式的爸爸 在劇中,爸爸喬祖望是一個冷漠自私的人,只顧自己。 妻子在生第五個孩子七七的時候,高齡產婦,生死攸關,而他卻在搓麻將。 他說“生就生唄,又不是頭胎,哪個女的不生孩子。” 為了生第五個孩子,妻子最終大出血去世。 因為老婆生孩子的醫藥費還沒有結,喬祖望為了不還錢,帶著四個孩子去醫院打滾撒潑,要賴賬、賣慘。 甚至試圖用剛生下的孩子來抵債…… 他把年幼的七七寄養到二姨家,除了每個月給點生活費,平時完全不管。 在爹不像爹的家庭中,孩子怎么拉扯大? 這個重擔落在了大哥一成的肩上。 三麗生病了,是一成一個人帶妹妹去衛生所看病; 孩子的家長會,他也不出席,讓大哥代勞; 他自己偷偷吃豬頭肉,買酒,孩子們卻吃不飽。 劇中有一幕一成怒懟父親的戲讓人大快人心: “我們吃不飽飯的時候你管過嗎?被人欺負你管過嗎?上學時你問過一次作業嗎?關心過一次成績嗎?你接送過三麗嗎?四美去外地你著過急嗎?二強住院你看過他嗎? 喬家的五個兒女,因為爸爸喬祖望長期缺席孩子的成長,在認知、個性、情感方面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障礙。 喬一成堅韌的外表下,有一顆脆弱敏感,自卑的心。 當表哥的作文登報后當范文發下來,他把表哥的名字涂掉,生氣地把作文塞到桌子底下,對表哥潛意識里莫名的嫉妒。 二強和七七少了男孩的勇氣和決斷。 三麗過于懂事,一味地討好別人,壓抑自己, 四美與其說是戀愛腦,其實是因為缺乏父愛,在面對愛情的時候,才會飛蛾撲火。 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喬祖望這樣長期處于缺席的爸爸,他們忙工作,忙聚會,把育兒的重擔全部推給媽媽。 爸爸的缺位,讓媽媽每天像個螺旋一樣,不停地轉。 然而,缺少父愛的孩子,就如同孩子缺鈣一樣,是孩子一生的痛。 澳大利亞的醫學系教授羅賓森,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書中寫道: 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直接影響了人格的健全發展和行為認知能力;這些孩子成年后,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 不同于媽媽,爸爸的力量是外向的。 他們給孩子的,是飛翔的翅膀,以及搏擊長空的利劍。 父愛,是力量的起源。 被父愛深深滋養的孩子,能夠爆發出屬于自己的力量。 有信心,跨過山,越過海。
2、懂事的孩子最讓人心疼 那個年代物質極其匱乏,在加上爸爸愛賭,日子更加艱難。 家里只有一小罐豬油,吃面的時候,一成才能給弟弟妹妹的碗里放一點,二強央求大哥多給一點,四美也在等著哥哥給她分豬油。 就在哥哥妹妹都在爭著等著分豬油的時候,三麗卻懂事地說: “大哥,我不要吃豬油”。 明明想吃,卻說不吃。因為她知道大哥辛苦,想留給大哥吃。 從小學習刻苦認真的三麗,最后選擇了紡織學校,只因為將來能包分配,她不想成為家里的負擔。 三麗被父親的牌友被猥褻后,她也沒有哭鬧著討回公道,選擇了默默忍受。 被父親帶出去吃湯包,還想著給哥哥妹妹帶一份,只因為她不想讓家人擔心。 孩子不是天生乖巧,很多時候,懂事只是孩子的被迫選擇。 孩子在努力扮演著懂事。 他們習慣了妥協,習慣了順從,獨獨把委屈留給了自己。 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因為他們大多是帶著「傷疤」長大的。 演員馬思純曾在節目中爆料,患上抑郁癥后,靠吃藥來控制情緒,十幾年沒有睡過好覺。 她自曝患上抑郁癥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家庭教育,從小父母就給她灌輸,“你要懂事”,“你要聽話”,“你要看別人怎么樣。” 在父母的教育下她活得小心翼翼。 她怕別人生氣,怕別人難過,怕別人不喜歡她。 就連在高速路上想上廁所,她都會憋著。 因為她怕麻煩師傅。 馬思純的話很扎心,也很讓人心疼。 懂事的孩子,不敢表達自己需求,為了獲得父母一丁點的愛,他們被迫懂事,被迫聽話,被迫討好。 而當他們被迫接受自己不想要的時候,只能轉而攻擊自己。 尹建莉老師曾說: 孩子表現出和年齡不相符的懂事、禮貌、關心等現象,其本質是兒童對自己的扭曲,是孩子長期不被尊重,心理邊界被長期侵犯,個人意志被長期踐踏的后果。表面的“懂事”不過是討好,是盡量讓別人舒服,以憋屈自己來迎合別人。 孩子的懂事,是在向大人“示好”。 他們害怕得不到大人的愛,把難過和委屈埋藏在心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求孩子懂事是一種殘忍的教養。 所以,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吧。 不要用懂事的標簽去束縛孩子,不畏懼別人的眼光,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人生。
3、手足情深,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這部劇最溫情的是,喬家的五個兄弟姐妹在艱難的歲月里相互扶持。 二姨以為七七得了小兒麻痹,硬是把七七送回去了。喬祖望怕給七七看病花錢,對七七不管不顧。 是表哥齊唯民心疼七七,背著他去醫院找專家。 表哥給七七的溫暖和愛,就像他生命中的一抹暖陽。 四美小時候被選中領養,滿心期待著新的生活。 但就在被接走不久后的一個晚上,獨自一人乘車回了家。 我想,在那一刻她懂得了家人在一起的可貴。 在原著中一成患上了腎衰竭,只有七七配型成功。 盡管七七從小沒有生活在這個家里,但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是割舍不斷的,七七還是義無反顧的為大哥捐獻骨髓。 手足之情,就像水滴,即使四處滴落,卻總有一種力量,能讓它們凝聚在一起。 這種力量,就是血脈親情。 紀錄片《人間世》里,七十多歲的田德昌,堅持照顧八十多歲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姐姐的故事讓人看得淚目。 姐姐的丈夫已經去世,大兒子高度殘廢,小兒子生活困難,田德昌把姐姐從療養院接到自己的家。 做飯,喂飯,散步,給姐姐洗腳。 “你還記得吧,母親很早就死了。 我四歲,弟弟三歲,你只有十三歲。 那時候人家讓我父親,送你去當童工,把我跟弟弟送到孤兒院去,父親不同意。 姐姐,你當時死活不同意。 你說過,我們姐弟三個人,相依為命。” “小時候,是你照顧我,現在你老了,我就是再難,也不會放棄你。” 手足之情,皓如日月。 即便各自茂盛,卻永遠血脈相連。 根,緊握在底下;葉,相融在云里; 枝葉相連,彼此支持,一起經歷漫長歲月的風風雨雨。 一起笑,一起鬧,當父母老去時,一起攙扶,彼此幫襯,相伴一生。 喚醒孩子之間真正的手足之情,兄弟姐妹才會在未來的人生路中,守望相助,成為彼此生命里的光。 4 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一條單行道。 不是父母在終點等待孩子長大,而是一場相伴相行的共同成長,更是一場父母的自我修行。 不讓父愛缺席,不用懂事束縛孩子,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讓手足之情成為孩子一生值得信任的依靠。 愿我們的孩子樂觀堅韌,擁有向上的力量,無懼困難和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