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美國多款知名品牌嬰兒食品涉嫌重金屬超標”的消息引起熱議,涉事品牌包括雀巢嘉寶、Nurture、海恩時富等,在國內也有售賣,引發消費者對嬰幼兒輔食產品安全問題的擔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先給那些因寶寶輔食中添加了米粉而焦慮的寶爸寶媽們吃個定心丸:應該引起重視,但不用過于恐慌! (截圖自新華社報道《美國調查發現幾個知名品牌嬰兒食品重金屬含量高》) 涉事品牌產品到底有沒有問題? 2 月 4 日,美國國會發布了一項調查報告,稱市場上一些知名嬰兒食品砷、鉛、鎘、汞等重金屬含量達到“危險水平”,長期食用可能會損害嬰幼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報告提及的7家企業是: 1. 地球最好(Earth's Best)品牌生產商海恩時富集團(Hain Celestial Group Inc) 2. 禧貝(Happy Family Organics)品牌生產商Nurture公司 3. 雀巢(Nestle)旗下嘉寶(Gerber) 4. 比奇-納特(Beech-Nut)營養公司 5. Sprout Organic Foods品牌生產商Sprout Foods,Inc. 6. Plum Organics品牌生產商金寶湯(Campbell Soup Co.) 7. Parent's Choice品牌生產商沃爾瑪公司 (截圖自美國2021年2月4日國會報告)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提及的產品檢測于2019年11月,重金屬含量標準是與純凈水比較的,并沒有超過美國 FDA 規定的標準。這是因為,目前FDA沒有對嬰兒食品中的汞、鉛含量進行規定,僅在2020年8月發布了嬰兒米粉中無機砷的行動水平行業最終指南,確定了不宜超過的最大砷含量為每千克100微克(μg / kg)或十億分之100(ppb)。 (截圖自FDA《嬰兒米粉中無機砷的行動水平行業最終指南》) 因此,報告提出,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應當制定嬰兒食品重金屬含量上限,應要求食品生產商檢測成品的重金屬含量,而非僅檢測原料,并且在食品標識中注明重金屬含量。 國行版本安全嗎? 這份報告涉及的是美國本土在售的版本,那么國行版有沒有問題呢? 2月7日,雀巢(中國)有限公司發布的聲明表示,中國市場銷售的國產嘉寶產品符合中國嬰幼兒輔助食品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雀巢中國有限公司發布《關于美國嘉寶產品安全與質量的聲明》) 據東方網縱相新聞報道,2月8日,國產嘉寶產品生產地哈爾濱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處回應:國產嘉寶嬰幼兒輔食產品使用的原材料是國產東北大米,從國家抽檢、省抽檢到市抽檢,2年內國產嘉寶產品被抽檢的91個批次均合格。截至目前,嘉寶系列產品仍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正常銷售。 購買嬰幼兒食品,消費者不必“偏愛”進口版本,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后需要符合中國相關的國家標準。無論是進口版本還是受中國國標監管的國行版本,一定要從正規的渠道購買,不要在不知名的小店購買“三無”產品。 一直吃米粉的寶寶怎么辦? 很多家長看到這還是不放心,我家寶寶吃的就是這幾個品牌美版,為了保險起見用不用去做檢查? 別急,拋開劑量談毒性的都是耍流氓! 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無機砷對人的“安全上限”:每公斤體重每日攝入量要低于50微克。如果是一個10公斤的嬰兒,每天砷攝入量要低于20微克。 根據國標《GB 10769-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的規定,無機砷含量的上限是每千克300微克(添加藻類的產品),即使按上限算,寶寶每天可以吃67克米粉。正常來說,寶寶一天是不會吃這么多的,所以當砷的攝入量在這個值以下時,對寶寶健康產生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截圖自《GB 10769-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 所以,無論是寶寶之前吃過,或是正在吃這些食品的,家長都不用過于擔心,寶寶正常吃輔食的量并不會超過安全上限。 嬰兒食品中存在的鉛、鎘、汞、砷等重金屬,主要來自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土壤、水和空氣中,由于濫用農藥、工業污染等原因,食物中的重金屬是無法完全消除的。除了積累的量,重金屬對孩子的健康影響還與遺傳、暴露時間和孩子整體的飲食情況等有關。 怎么吃才能減少重金屬攝入? 對于嬰兒食品的重金屬問題,我們應該重視,但不需要驚慌。與其擔心購買的米粉有沒有重金屬超標,不如了解一些在寶寶成長中規避重金屬風險的方法。 家長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把寶寶的重金屬暴露盡量降到最低。 1、保證均衡飲食,增加輔食的多樣性。 除了大米米粉以外,可以嘗試添加麥糊或其他鐵強化的谷物研磨粉來替代米糊。在寶寶6個月以后,應豐富主食選擇,增加一些粗糧雜豆、根莖類蔬菜等,比如谷薯類。不建議家長自制米粉,同樣可能有重金屬污染的風險,也無法滿足寶寶所需的鐵強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避免高汞魚類。 一般來說,大型的、掠食性(吃小魚)的、位于食物鏈頂端的魚,更可能是高汞魚。美國 FDA 建議孕婦和幼兒要避免的 4 類汞含量高的魚是:方頭魚、鯊魚、劍魚、國王鯖。香港特別行政區食品安全中心還增加了 3 種:旗魚、金眼鯛、金槍魚,特別是大眼金槍魚、藍鰭金槍魚。 (截圖自香港特別行政區食品安全中心) 對于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選擇一些低汞同時又富含DHA的魚類,比如三文魚、沙丁魚、鯧魚等。等過了周歲,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13-24月齡的幼兒,每天吃50-75克肉禽魚;2-3歲,每天吃50-70克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指南里沒有單獨將魚及其他海產品進行份量的推薦。 3、減少一些高風險食物的攝入。 少吃包裝零食,比如各類米餅、米糕、磨牙餅干等大米為原料的食品,零食中含的過量糖、鈉,也是需要避免的。 少喝果汁,2019 年美國《消費者報告》調研發現,很多品牌的果汁都檢出重金屬。最新發布的《2020-2025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周歲內避免喝果汁,1-2歲每天純果汁不超過120毫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總之,食品安全和重金屬問題值得每一位家長重視和關注,但不用過于恐慌,也不必因噎廢食,扔掉家里那幾罐米粉并不是有效之舉。雖然無法徹底避免接觸重金屬,但只要多加了解相關信息,注重均衡飲食,合理規避風險,就可以幫助寶寶最大限度地減少重金屬攝入。 參考資料: 1.中國營養學會《中國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 2.嬰幼兒喂養與營養指南[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9,30(04):392—417. 3.劉少偉,阮贊林,談砷色變—嬰幼兒米粉無機砷超標危害[J.質量與標準化,2017(07):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