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疫情宅家半年,回學校上學沒多久,孩子就又放暑假,幾乎天天能把老母親氣個半死不活。前兩天,爆發了這段時間以來最大的爭吵,這一切都是學習惹的禍。 “別看電視了,趕緊去寫字!” “還看多久,要說多少遍才聽得懂,耳朵是裝飾嗎?快去寫字!!” “我數到三,你再不寫完那2頁字,就別吃晚飯!!!” 就這樣嘮叨了10多分鐘,娃也受不住了,帶著哭腔大叫,“我放假了!還要天天寫作業!你還有周末,我連周末都沒有!” 兩個暴脾氣撞上了,結果就是憑著年齡和身份優勢的我獲勝了,娃哭著進了房間寫作業。 到了晚上快睡著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孩子的那句話“你還有周末,我連周末都沒有!”因為孩子期末成績退步很多,所以放暑假之后,我依舊每天抓著孩子讓他學習、上興趣班,就怕下個學期開學會落下更多。 事實證明,我的逼迫并沒讓孩子養成假期學習的習慣,反而越來越厭惡。所以,第二天我和孩子就開了個家庭會議,互相讓步,做出了以下妥協和安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安排一:制定時間表,分配好學習和娛樂 時間表分為兩大塊,一塊是整個假期的劃分安排,另一塊是每一周的時間安排。 放養階段:制定計劃的那一周。除了現在已經報了的興趣班必須繼續上外,不強迫孩子必須學習。但是在這個星期,他需要制定好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或者學習安排。 圈養階段:第二-四周。學習為主,娛樂為輔,每天約2-3小時學習時間。每天上午完成3頁暑假作業、背誦1首詩詞or背10個單詞;下午興趣班。上完興趣班到晚上我檢查今日任務前,孩子可以自由安排時間。 收心階段:開學前一周。開始預習下一學期的內容,作息完全調整到上學模式。 為了不在出現“孩子沒有周末”的情況,每周時間安排只有周一至五,周末既是給孩子休息,也是給我自己放假。 每周時間安排,我將這個任務定在了周五。為了培養娃的學習主動性,我讓娃自己安排,然后我再對安排進行微調,并且要求每個學習任務都要有明確的目標,例如完成x頁暑假作業、讀x本書等,這是為了讓娃有完成的沖勁,而不是感覺每天學習都沒有盡頭。并且要將每周時間安排打印出來,并貼到孩子的書桌前,甚至連我們對孩子的反饋也要寫在上面。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安排二:制定獎懲制度 懲罰其實很簡單,如果在檢查作業的時候沒完成,就用自由活動時間補上。一周超過3次沒完成任務,額外懲罰5頁字帖;減少晚上自由活動時間,認真誦讀半小時等。不把已經制定好的學習任務加重作為懲罰,避免娃更不愿意做,抗拒心理更重。 抽獎式獎勵:將孩子想要的5個獎勵寫在紙上,同樣會投入5個寫了“空”的紙條,按照孩子的完成情況獲得0-3次抽獎機會。只要抽中,就會給紙條上的獎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安排三:改變我說話的方式 在家庭會議的時候,娃明確表示了他不喜歡我每天回來就問學習,而且我也反思了下,的確很經常會說到“今天作業完成了嗎?”“今天做了哪些作業?”“作業拿過來,我檢查下”。 所以,和孩子約定,每天只有在回家檢查做作業的時候可以問,其余像中午這些時候就不要問,但同樣只要我要檢查作業,孩子得立刻配合,不能因為看電視而拖延。如果我做不到,就罰一整晚不能碰手機。 因為前段時間一直在家學習,上學沒多久又放假,暑假又天天在學習,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種天天學習沒停過的錯覺,正如我們在家辦公期間,覺得一周7天、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一樣。所以這個暑假更加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和娛樂,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