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時間久了,熊孩子天天“拆家”,大叫著要出去玩。別說熊孩子,連大人都受不住。以前以為坐一次月子就好了,沒想到今年全家人都來個“坐月子plus版”,想想就覺得鬧心。趁著這個連續5天的五一中長假,全家放風計劃已經準備就緒啦,呼吸一下戶外不一樣的空氣。想要出門放風,不只是腦中有plan,動起來才是王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放風第一步:誰說都不管用,我只聽專家的 4月11日,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接受采訪時表示,“五一”假期出去玩,主要戴著口罩在室外活動。 4月15日,李蘭娟院士在接受專訪時,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做好防疫情輸入、反彈的工作的前提下,復工復產復學以及適當的旅游都是可以的。大家應該利用這個節日好好的休息,也可以適當的到人員不是集聚太多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間,旅游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 也就是說,五一完全可以出門放放風。不過跨境跨省旅游仍未恢復,帶孩子放風可以去郊游或者鄰近的城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放風第二步:360°硬核防護,清點裝備準備就緒 出門放風最難的就是選點,想想清明小長假、以及之后的每個周末,周邊的景區都是人人人,這可不是放風,說不定是受難。為了降低風險,不建議大家在外過夜。所以強烈建議大家去郊游,可以當天來回。所以,不如好好發掘下身邊的小鄉鎮,不一定要多有名,只要人少,就當是全家去郊游。選點選得好,說不定沒碰上幾個人,口罩都不用戴。 免洗洗手液、消毒濕紙巾、備用口罩……這些必要裝備統統背起來。尤其家里有娃的,包里東西本來就不少,寶爸寶媽肯定能扛得起這小小重量的。 出門放風,最難解決的就是吃飯問題了。張文宏醫生接受采訪的時候特意說到,“旅行中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吃飯的地方人山人海,所以大家能不能啟動健康出行模式,自帶干糧春游。或者一家人買好了放在賓館里自己吃,這樣就會大幅降低擁擠帶來的傳播風險。” 田園美景、全家齊整、自備糧食……莫名有種韓劇里,男女主人翁最后圓滿結局的感覺,這樣愜意的生活,天天過都可以! 放風第三步:回家立刻洗刷刷,將病毒拒之門外 回家,代表著防風結束,卻不意味著對抗病毒結束。在外面浪了一天,不說有沒有病毒,細菌肯定沾了不少。認真洗手、快換衣服,當然立刻洗個澡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家有“神獸”,衛生要做到更到位,帶過出門的東西能洗的都洗了,反正假期那么長;如果不方便洗的,都可以用75%酒精消毒噴霧處理。 出門放風一時爽,身體健康天天爽。畢竟神獸都要回籠了,這個五一假帶著他出門,也給自己找了個放風的理由。戰“疫”的路還很長,偶爾放風調整下心情,我們還可以再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