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 廣州某小區,有人在游樂場的沙池里發現了一具女嬰的尸體。警方很快發現,兇手居然是女嬰的父母。 據女嬰父母供述,女嬰是早產兒,而且有先天性疾病,兩人商量后,將女嬰捂死,把尸體埋進了小區內的游樂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看到這里,我震驚無比。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評論里有人憤怒: “沒做好準備為什么要生?真的神經病,不配為人!” “竟然如此殘忍!這不是父母,這是禽獸,這種人不配有孩子!” “病嬰就該死嗎?自己的孩子都能捂死,還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 也有人說: “如果我是這個孩子,我寧愿被捂死。” “有時候確實很無奈,不是你們的小孩有問題,將來面對巨大壓力的不是你們,別人沒法體會他們的感受。” “反正都挺可憐的,孩子可憐,他倆也可憐。我們沒有他們的經歷,無法斷言他們就一定不心痛。” 不管怎樣,父母捂死孩子畢竟是殺人的罪行,大多數網友都認為父母不該剝奪孩子的生命。 有網友說:“如果我是那個女嬰的父母,我選擇讓她活著,哪怕把她扔在醫院或者福利院門口,也不會殺了她。” 是的,給孩子留一條活路,也給自己留條活路,不行嗎? 生命是值得敬畏的,哪怕是父母,也沒有權利不讓孩子活下去。 但與此同時,重疾患兒給家庭帶來的苦難,也是真實存在的…… 01 再苦再難,也舍不得放棄孩子 哈爾濱3歲男孩楠楠患白血病,一家人把貸款買的房子賣了,給孩子治病。可是,孩子的病情還在持續。 更可怕的是,即使治好了,也可能會復發。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孩子的爸爸想放棄治療,他和妻子商量,以后兩個人再生個健康的寶寶。 孩子的媽媽堅決不同意。為此,夫妻倆離了婚。 楠楠的媽媽一個人帶著孩子,為了生計,她擺地攤,刷爆了信用卡。走投無路的時候,甚至想過去要飯。 作為單親媽媽,她頂著精神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卻從未想過放棄孩子。 有她在,孩子就在,這是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努力的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山西有位媽媽,孩子出生第二天被診出患有低血糖腦病,之后又患上嬰兒痙攣癥。孩子不會吞咽,每天只能用針管往嘴里推流食。 丈夫一家將孩子視為負擔,逼著她扔掉孩子,但她狠不下心。丈夫提出離婚,還要她退還婚前給的彩禮錢。 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丈夫干脆就不打照面了。 孩子住一次院大概需要10天,每次花費兩三萬,即使不住院,每天的花費也要上千元。 她一直花彩禮錢給孩子看病,彩禮錢用完后,她又借了一些錢。 因為沒有足夠的錢給孩子治病,她也不敢有很高的期望,只希望孩子以后能不受病痛折磨。 她說,她不怕孩子傻,只要能健康點就行。 在公益組織的幫助下,孩子得以繼續治療,但最樂觀的結果也只是讓孩子能夠站起來,能夠生活自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于任何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先天性疾病患兒都是長期性的災難。 面對這樣的孩子,絕大多數家庭會感到痛苦,并且這種痛苦可能會伴隨著難以治療、家庭破產而逐漸加重。 可是,再苦再難,總有人愿意陪著孩子走下去。 02 患病的孩子,也配得上好的人生 在微博上看到一條新聞,內心不由得滋生出幾許敬意。 南昌腦癱外賣小哥許龍慶,因為沒來得及進行人臉識別,沒有“微笑”服務,賬號被外賣平臺暫時限制。 視頻在網上熱傳,不少人想要資助他,但他婉拒了。 他說他不需要捐贈,因為他能保證自己的生活。 媽媽很擔心他在雨天出去接單,害怕他摔跤,但他在雨天還是繼續在外奔波,因為能多接幾個單子。有一次,他摔倒在地,手機都摔破了。 記者問:“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啊?”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當然是媽媽啦。” 同時,他還面對鏡頭認真地說了句:“媽媽,我愛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下面的評論里贊聲一片: “努力的樣子真的很帥。” “自強不息的典范!” 其中,有位網友的評論深深地觸動了我:“媽媽能養大這樣的孩子,而且把他養得這么堅強樂觀,真的很了不起!” 試想,作為腦癱患者,如果沒有父母的愛,他很難成為一個努力生活、自食其力的人。 電影《阿甘正傳》中,身為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的阿甘在媽媽的關愛下健康地長大,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精彩的人生。 生活正如阿甘的媽媽所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沒打開之前,你永遠不明白里面裝著什么。” 阿甘的媽媽并不知道自己會生下一個先天弱智的孩子,但既然生下了,她就要好好照顧他,盡她所能,讓阿甘跟正常孩子一樣生活。 她把這當做她的職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責任心的父母,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無論養育的路有多么艱難,他們都會堅持走下去,并努力讓孩子生活得好一些。 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就是孩子,不管是先天性疾病,還是后天重疾,都不能成為阻止他得到父母疼愛的理由。 他們不僅要孩子活著,而且要孩子有尊嚴地活著。 03 不是所有父母都配做父母 有網友曝出親身經歷: “我出生就有先天病,家里人全力救治我。” “我是早產兒,而且我左眼先天無視力,二十多年前我家窮得響叮當,我爸媽都沒放棄我。” 確實,如何對待孩子,跟金錢無關。有責任心的父母,不管多難,都會給孩子足夠的愛。 前段時間大熱的電影《何以為家》中,一個男孩站在法庭上一字一句地對法官說:“我要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如果可以,那名被捂死的女嬰或許會說:“我要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未經我允許就生了我,還殺了我。” 不負責任地給了孩子生命,又殘忍地剝奪了孩子生命。這樣的父母,最可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孕期產檢,會預知一些胎兒的健康狀況,有先天性疾病的可以選擇停育。 如果是那種產檢未發現的疾病,做父母的也不應該如此輕易地就給孩子判了死刑。 身為父母,照顧未成年的孩子是與生俱來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沒有信心應對生下孩子后的所有狀況,不如不生孩子。 我們把一個孩子帶到人世間,就應該拼盡全力,陪伴他長大,讓他幸福。 責任、溫暖、愛,是做父母的必備要素。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有段話很感人: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哪怕是先天不足的孩子,也是存在著對這個世界的感知,也需要愛與溫暖,也應該得到疼惜。 愛一個聰明健康的孩子,很容易。愛一個先天不足的孩子,很艱難。但只有無條件地愛孩子,才配得上父母這個稱呼。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 愿每個降臨人世的孩子,都能被父母溫柔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