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期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依然奮戰在抗“疫”前線。與此同時,#鐘南山院士健身配方#這話題也沖上了熱搜榜。在接受節目采訪時,鐘南山院士就表示每周會運動鍛煉3-4次。先是快走,然后是跑步,一共20到25分鐘;然后做拉力和2到3組雙杠,每次做15到20下;之后是仰臥起坐和單杠。 截圖來源:@梨視頻 轉頭一想,你自己是個什么狀態?春節期間,每天葛優躺,除了吃喝拉撒外的20小時都在床上;最近開始云辦公,一天到晚彎著腰,腰酸背疼腿抽筋。這大半個月來,自己那副老骨頭是不是都咯吱咯吱響了?鐘南山院士的同款健身配方,不少人怕是hold不住。宅家鍛煉,這份從懶人到高手的鍛煉指南更適合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懶人版 —— ·靠墻靜蹲(30秒一組,連續3組) 背部緊貼著墻壁,大小腿之間形成90度。手臂放松在身體兩側,也可以放在我們的腿上,保持這個動作不動。如果沒難度的話,雙手可以拿些重物,增加難度。 鍛煉效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了大腿力量和肌肉,也有不錯的提臀效果。 ·臀橋 仰臥在地上,雙腳間距略大于肩寬,雙臂向兩側分開放在地面上。臀部用力,頂起身體,注意腰部和臀部要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兩只腳的腳掌到底,不要翹起腳后跟。 鍛煉效果: 因為臀橋依靠臀部力量將身體抬起呈現橋狀,所以能鍛煉到大腿后側的腘繩肌和胯部。 —— 進階版 —— ·卷腹運動 仰臥屈膝,雙腳踩實。然后緩慢卷起上半身,不要用手臂借力帶起身體,用左手肘觸碰右膝蓋,右膝蓋在上半身卷起時也要抬起。緩慢回到起始位置,然后換右手、左膝蓋。 注意: 這個動作也能做成親子版,寶爸寶媽和孩子一起,互相手牽手腳抵腳(這時候雙腳踏實,不需要抬起),同時卷腹,10-15個為一組,可以增加運動樂趣和節奏。 ·走臺階(1-3分鐘) 用家里的小木凳、木箱等結實牢固的方形平穩物體作為臺階。像平時走樓梯一樣,注意背部挺直。 注意: 臺階不用太高,20-30cm就夠了(小編這個“臺階”明顯就高很多);如果覺得太輕松,不妨手拿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等進行負重運動,增加鍛煉難度和強度。 —— 高手版 —— ·臺階深蹲跳(12-20次) 臺階深蹲跳屬于走臺階的升級版。面對臺階站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腰背部挺直,雙手在胸前握拳,臀部下蹲與地面平行,向上起跳到臺階上。然后向下跳,還原在地上的動作。 注意: 判斷好臺階和身體的距離,避免受傷。 ·原地高抬腿 挺直背部,雙眼看著前方,前腳掌著地快速交替抬腿;保持身體穩定,注意重心不要后仰;隨著抬腿節奏用力擺臂,保持最快速度。 鍛煉效果: 原地高抬腿屬于高強度間歇訓練的一種,能在短期內心率提高并且燃燒大量卡路里,絕對的簡單與高效。缺點和臺階深蹲跳一樣,容易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親子版 —— ·長高跳躍 寶爸寶媽站在沙發、桌子上,拿一個玩偶、水瓶等物體,放在孩子頭上。每一次比前一次升高些,讓孩子原地跳觸碰。連續跳躍觸碰10-20次。 鍛煉效果: 這個動作就類似孩子搶手機,你舉高不讓他拿,他一直蹦著搶。這個練習可以提升下肢爆發力、增強腿部力量。 ·小推車 寶爸寶媽雙手抓住孩子的兩個腳踝;孩子雙手撐地起,腰最好繃直,屁股稍撅起來,不能塌腰。 鍛煉效果: “小推車”動作可以鍛煉提升孩子上肢和肩關節力量。但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要注意地面的光滑、沒有雜物扎手。 ·平板支撐(high five版) 做好平板支撐動作,注意身體要離開地面,頭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腰部發力。同時,抬起手臂跟對面同樣在做平板支撐的孩子擊掌。 鍛煉效果: 平板支撐可以訓練腹部、背部及肩膀,是公認為訓練核心肌群的有效方法,還能鍛煉肩頸部的穩定支撐能力。 注意: 以上3個動作都很考驗力量,孩子力量不夠可能就會像小編的孩子一樣只能趴在地上了,或者做沒幾個就要舉手放棄了。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從懶人版到親子版,每一個動作都超級簡單,更沒有器材限制,還有俯臥撐、仰臥起坐、體前屈這些大家從小做到大的動作,就看你愿不愿意邁出宅家鍛煉到第一步了。 對于疫情,要等到鐘院士說動才動;院士還得抗擊疫情,宅家運動這件事就別勞煩院士操心了,快點自己動起來吧。剩下的宅家日子,記得每日三省吾身:今天做好防護四件套了嗎?今天好好工作/學習了嗎?今天運動了嗎? 最后來自小編的衷心提醒,疫情過后也要記得多運動、多鍛煉,不然你就會像小編一樣,做完這幾個動作就已經趴在地上起不來了。(PS:在家鍛煉不需要戴口罩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