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截止至1月27日24:00,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中年齡最小僅9個月?v使兒童不屬于易感人群,但近期已出現多例兒童感染案例,寶爸寶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措施升級到最高級別。 從取消走親訪友,到大門不出,大人或許會調侃一句“躺著也能為社會作貢獻”,但家里的娃不會。一天尚能忍受,到了第二天開始鬧個不停。哭著、喊著、地上打滾就要出去玩,其實很大原因是寶爸寶媽沒有對孩子講清楚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 ·給孩子的“新型冠狀病毒”解釋 現在是一個向孩子科普傳染病知識的好時候,讓孩子理解病毒、生病、傳染等關系,才會有意識養成衛生好習慣,理解配合爸媽的決定。不過孩子不一定聽得懂新聞上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介紹,爸爸媽媽可以用平時講故事的方式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說明,不要怕嚇到孩子,他們的接受能力遠比我們想象中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舉個例子: 有一個小怪獸,他很喜歡挑戰比他大很多的動物,最喜歡和野生動物相處,例如蝙蝠、果子貍等。他曾經也和野生動物的防御軍隊打過架,雖然沒贏但是在他們的身體建了自己的家。因為這個小怪獸的頭上戴著一頂皇冠,所以又叫做“新型冠狀病毒”。 有一天,身上住了小怪獸的小蝙蝠被人抓走,成為了餐桌上的一道菜。叔叔阿姨吃了這道菜,把生命力頑強的小怪獸也吃進肚子里。小怪獸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侵入戰,挑戰叔叔阿姨身體中的防御軍隊,但是軍隊不夠強,現在小怪獸占了上風。叔叔阿姨只能待在玻璃房里,甚至連床都下不了。 如果小朋友到外面,因為有可能近距離接觸到帶著小怪獸的叔叔阿姨。小怪獸可能就會跑到你的身上,和你的防御軍隊打架。如果軍隊沒打贏,就需要向其他叔叔阿姨一樣在玻璃房里,等著醫生哥哥和護士姐姐的幫助。 爸爸媽媽為了不讓你生病,才不讓你出門、經常洗手。 …… 將新型冠狀病毒融入到故事中,孩子更易理解和接受。除此之外,還能將《中國疾控給全國小朋友們的一封信》讀給孩子聽。雙管齊下,效果也能翻倍。 ·“宅在家”,除了躺還有九九八十一種姿勢 大人宅在家,除了吃飯和上廁所,24小時起碼20個小時躺著。你躺著,娃可不答應。娃沒了玩伴,你就是最好的玩伴+智囊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看電影。一部優秀的電影,能幫助孩子理解和融入外部世界,積累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一部電影時長起碼90分鐘,看電影的過程也是對專注力、綜合理解能力的培養。《冰雪奇緣》《千與千尋》《玩具總動員》《木偶奇遇記》《愛麗絲漫游記》等,每天一部經典電影,看完再和孩子討論一下劇情,一個下午就過去了。 2. 玩游戲。翻翻家里的玩具箱,看看那些買了沒玩過的玩具,大富翁、飛行棋、積木,通通拿出來!再不然,把自己小時候的童年游戲翻出來,彈瓶蓋、翻繩、跳繩、跳飛機……一個小時玩一樣,還怕熬不完一天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 自制游樂場。小游戲玩膩了,就來自制游樂場。一大段繩子或者膠帶就可以,如地上迷宮,用膠帶在地板畫出迷宮,孩子尋找出口;穿越障礙,像電影中穿過激光射線一樣,在膠帶或繩綁上鈴鐺,一碰就響,游戲體驗up……不過,自制游樂場有一弊端:收拾麻煩!小心寶媽收拾到想打人哦。 4. 做手工。不出門,過年氣氛就靠自己營造啦。帶著孩子做些紅燈籠、剪窗花,消磨時間又能體會年味。做紙飛機、紙青蛙這類手工,做好還能比賽,看誰飛/跳得更遠。還有橡皮泥、手指畫,這次宅在家妥妥鍛煉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 宅在家,不是大問題。先要讓孩子理解接受一整個長假不出門的原因,其次才是解悶的招數。不要一天都在房間里待著,即使家里不大,也要帶著孩子到陽臺、廚房“旅個游”,稍微運動一下;或者拍拍視頻段子。宅在家無不無聊,就看寶爸寶媽腦洞夠不夠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