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請注意,前方正在過年,有一個病癥也在一大批孩子中強勢傳染。 病因:被父母長輩強迫表演 病情:可能當下就可緩解,也可能成為伴隨孩子一生的陰影。 這個令無數國內外孩子聞風喪膽的病,就是“表演綜合征”。 病情治療法: 禁忌如下語言:給叔叔跳個舞、給阿姨唱個歌、給外婆彈一曲、給爺爺背首詩、給大伙表演個啥來樂呵樂呵…… 禁忌如下動作: 強拽、強拉、強推孩子在大伙面前; 批評/罵不愿表演的孩子; 如以上禁忌都不遵守,要么害孩子“患病”,要么可能被孩子反擊哦~ 01 逼孩子表演,增加了他們的陰影 對于每逢聚會,孩子們就會被喊出來逼著表演的傳統現象,近些年來,被越來越多人呼吁停止了。 但自從特朗普的外孫女阿拉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經的表演視頻出來后,有人就開始反駁:“總統家的孩子都逃不過表演節目,你的孩子憑什么搞特殊?” 樂媽可以用一句話回答:憑我愛我的孩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被逼著表演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先看看《非常勿擾》黃瀾老師說的吧: 黃瀾小時候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她爸爸就讓她給叔叔阿姨們敬酒,就是說一些感謝爸媽教育、謝謝叔叔阿姨的話。這件事一度在她心中留下了陰影,直到現在,還是特別不想敬酒。 孩子學習唱歌、跳舞、樂器等技藝是出于興趣,是為了陶冶情操、豐富技能,不是父母拿來給別人炫耀的工具。 同事小琪,小時候選擇學古箏的一個原因,就是古箏很大,沒辦法帶著走,見人就彈兩曲。 可是,有一年過年,她爸爸卻把古箏放在后備箱里,帶著去串門。大家在吃年飯聊天的時候,她就要在旁邊彈古箏。 可是,那些大人根本沒有認真在聽,只是爸爸想炫耀而已。這件事之后,小琪越來越不想學古箏了,最后,即使被打被罵,也還是放棄了。 她爸爸不知道,小琪半途而廢不是因為小琪不能堅持,而是因為他自己給小琪的壓力啊。 即便是大人,老是被抓出來表演,或是被寄予了沉重的期待壓力,都會承受不了,何況是一個孩子。 興趣愛好本是件快樂的隨心的事情,而不是被功利的拿來當做炫耀攀比的籌碼。如此,便不是在培養孩子的興趣,而是在抹殺孩子的興趣。 02 孩子長期被逼著表演,有啥后果? 大人在強迫孩子表演時,如果孩子拒絕,孩子往往就會被調侃,“膽子真小”、“這么害羞怎么做男子漢”,甚至會被批評沒出息。 在大人的逼迫和言語傷害面前,孩子會感到惶恐、無助和委屈。即便他很喜歡這項才藝,也會在一次次的強迫表演下產生抗拒心理。 甚至于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辨別能力、安全意識、自我、主見等,或者給孩子留下表演PTSD,就像黃瀾一樣,留有心理陰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孩子表達了不想表演,而被強行逼迫著表演,這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大人們肆意的施加壓力和指責下,甚至會對孩子的尊嚴造成傷害。 這樣會造成2個后果: 一是孩子會變得怯弱、內向起來,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想去和外人接觸,內心的安全感非常脆弱。 二是孩子也學著變得很自我,不會去考慮他人的情緒和感覺,認為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很多家長都會疑惑為什么自己的孩子越長大越內向,越長大越叛逆呢?殊不知,正是家長一次次的不尊重孩子種下的果。 試想,如果你一次次的被抓去年會表演,被強迫去做那個娛樂大家的人,你會不會心生抗拒,會不會也變得叛逆或者內向起來呢? 03 想讓孩子愛上表演,怎么做? 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挺愛表現的,平時在家都很喜歡表演,但是人一多就緊張,就不敢表演。如果想要鍛煉孩子在多人面前表演的膽量,增強孩子的表現力,可以怎么做呢? 一、絕對要尊重孩子 在叫孩子表演前,先溫柔的、平等的語氣問他:愿不愿意給大家表演一下你的拿手曲目呀? 不管孩子選擇什么,都要尊重他。 父母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不愿意就是怯場、懦弱,或者覺得是故意在跟自己作對,讓自己沒面子,孩子愿不愿意表演是隨心去的,只有讓他自愿去做,才能有機會去做得越來越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二、增加孩子的信心 很多孩子不愿意表演,是因為怕獻丑,怕自己表現不好。所以,父母在家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為此多做一些準備。 比如,幫孩子記牢幾首唐詩,讓孩子可以滾瓜爛熟的在表演時背出來;或者在孩子表演時,和孩子一起唱一起跳,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不管孩子表演得怎么樣,都要給孩子掌聲和鼓勵,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上臺能力,讓孩子得到開心的贊美,也可以避免這種表演對孩子的傷害。 三、正視表演,正視對孩子的愛 心理專家蔡真妮曾經分享了一個故事:一對美國父子去參加一個中國孩子的生日Party,吃完蛋糕后,幾個中國家長輪番讓自己的孩子表演彈鋼琴。 這個美國孩子就跟他爸爸說:“爸爸,我不會彈鋼琴,但我可以翻跟頭。” 他爸爸摸著孩子的腦袋說:“孩子,你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去表現自己。” 家長們,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智力發育、技能掌握、反應力、理解力等方面,都會有或大或小的不同,他們或許不是那個出類拔萃的孩子,但他們一定是你們心中與眾不同的寶貝。 父母要學會去看到、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然后告訴孩子,他們很好,很優秀,讓孩子感受到你們的愛和贊美,內心充滿安全感和自信的孩子,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出光來。 一個媽媽曾告訴我:她兒子一到超市就哭鬧著要抱,怎么也不肯自己走,她很不理解,覺得兒子在無理取鬧。 直到有一天,她蹲下來問兒子的時候,發現,站在跟兒子同樣的高度時,她看到的世界,沒有琳瑯滿目的商品,只有一雙雙密密麻麻的腿。 那時她才懂得,想要更好的理解孩子、懂孩子的需求,就必須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 我們都贊美、崇尚孩子美好的天性,為什么還要強行去打破、干擾這些天性呢? 別再逼著孩子表演了,給他們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吧,讓每次的聚會,從大人到孩子,都能真正的開心融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