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爸爸去哪兒》第六季悄悄上線了。雖然節(jié)目名字改成了《一起出發(fā)吧》,但其熱度卻絲毫不減。 其中,引起大家關(guān)注的就是楊爍的教育方式,因為充滿了不適與爭議,以至于網(wǎng)友們看過節(jié)目后都說:“求求你放過孩子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楊爍——都市熱劇《歡樂頌》里的小包總,當時憑借超MAN的霸道總裁范兒圈了許多女性粉絲,沒想到現(xiàn)在惹來一片罵聲,這就讓很多人納悶了,他到底做了啥啊?! 01 我們一起來感受下楊爍讓人窒息的3個育兒場景: 一、讓人窒息的冷嘲熱諷 在選房子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楊爍先說了句要選5號,選了之后又想選1號。 他問兒子他們?nèi)?號房怎么樣,兒子說還是想選5號:因為5號是他的幸運數(shù)字。 然后楊爍很兇地反問:5號是你的幸運數(shù)字又不是我的啊。 結(jié)果出來,5號是最遠最差的房子,楊爍一路上便開啟了對兒子的冷嘲熱諷模式:怪兒子選了最爛的5號房。 “這就是你的幸運數(shù)字嗎?” “下次選1號還是5號” 兒子小聲的表示聽他的話選1號,他又來了句“下次說不定1號就是最遠最差的了。” 導演告知5號房是最高的那一間,路有些遠。 而且畢竟是高原,擔心楊雨辰不舒服,提示楊爍可以抱他一下。 楊爍雙手插袋:“我不管。” 一言未發(fā)的楊雨辰,因為路太遠喘氣聲很嚴重,楊爍不僅毫不關(guān)心,到了門口還開始威脅并不斷催促孩子: “我先踏入門檻,你就重頭走一遍…” “讓我踩到門檻,就重頭再走一遍…” 楊雨辰氣還沒喘勻乎又開始繼續(xù)跑。 對比以往的爸爸們,遇到破舊房子時,相對于林志穎等努力讓孩子喜歡環(huán)境的爸爸,劉燁的各種不適應(yīng)和嫌棄已經(jīng)是不及格表現(xiàn)了,沒想到楊爍直接讓人想喊“負分滾粗”。 既然自己決定讓孩子去做選擇,就請相信并支持孩子的選擇,哪怕結(jié)果不好,陪孩子一起跨過這道坎才是父親應(yīng)該扛起的責任。 用這種冷嘲熱諷的方式教育孩子,只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啊!恐懼值+10086…… 二、不合時宜的“軍訓教育” 楊雨辰高原反應(yīng)下,背著書包踉踉蹌蹌的走路不穩(wěn),還有點內(nèi)八,楊爍完全不顧孩子長途跋涉的辛苦,很兇的說他走路都不會,非要當場讓孩子再跑回上坡再走一遍。 試想一下,在海拔幾千米的高原,大人不僅不怕孩子有高原反應(yīng),還讓七歲的孩子在山上跑上跑下,這樣真有必要嗎? 路上兇完孩子,突然感嘆說風景很美,命令式地問兒子“拍還是不拍啊?” 兒子剛點頭還沒來得及回答,他又說:“我不想和你拍”,語氣不乏陰陽怪氣。 這樣的相處,我們大人都感覺到窒息,更別提一個小孩子的感受了…… 采訪中,楊爍一直在說不是不心疼兒子,只是想讓兒子成為小男子漢。 樂媽實在不知道,這種環(huán)境下,莫名其妙的嚴苛教育到底意義在哪里。 所謂的“挫折教育”就是為不體貼孩子做借口嗎? 三、無時無刻的暴躁癥 楊爍叫楊雨辰疊衣服,結(jié)果雨辰不太會,就一分鐘不到的時間,楊爍就完全沒有耐心了,咬牙切齒地邊說邊展示,還把衣服一丟,整個氣壓非常低。 看到雨辰小朋友唯唯諾諾,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樣子,真的讓人想心疼啊。 事后楊爍在采訪中說:以前教過楊雨辰疊衣服,說楊雨辰太懶了,不想讓他太依賴別人。 看完真是一臉問號,且不說教過孩子并不等于孩子就一定要會做,教孩子本就是件需要耐心的事情。 這樣的父子相處模式,我們壓根看不出楊爍對孩子的愛,反而他更像是在和自己的仇敵相處,分分鐘就怒氣沖天。 02 其實,楊爍的行為非常典型地體現(xiàn)了什么叫“詐尸式育兒”。 非常建議楊爍同志去了解一下: 明明從未真正地去了解過孩子,還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不會放棄這種教育,這是在幫助兒子成為男子漢,是愛他。 受到批評了,質(zhì)疑了,還強行借著這個“愛”的名義,隨意對待孩子,不去考慮孩子的心情、感受,更不會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不會讓孩子站在與自己平等的陣線上去對話。 所以,楊爍面對兒子的種種“不滿意”,想到的就是呵斥是責備,端著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像對下屬般頤指氣使。 再看看,同為嚴父的陳小春都覺得“你太兇了吧”,你還不反省反省嗎? 陳小春也會對兒子兇,但是他會道歉,會反思,會鼓勵,會贊賞,所以小小春敢當面叫他爸爸能不能停止生氣。 因為小小春心中并不懼怕父親,反而經(jīng)常敢于說愛爸爸,是他知道,爸爸是愛他的。 而楊雨辰呢,在楊爍面前,不敢多說一句話,明明是很暖的小男孩,卻一直要在父親面前小心翼翼,深怕自己又做錯什么被責備。 前者的嚴格是磨煉,后者的嚴苛是折磨。 03 很多中國父母都喜歡奉行“挫折教育”,美其名說是鍛煉孩子的承受力,不想孩子驕傲,所以習慣性喜歡去打擊孩子,對孩子嚴苛以待。 孩子做得好,鮮少表揚,做得不好,就嚴厲斥責; 孩子開心的時候,喜歡冷不丁一盆冷水潑來; 孩子脆弱的時候,就一個勁的要求孩子堅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楊爍的教育方式,幾乎全中。 他認為這是在幫兒子成長為男子漢,其實他只是時刻不忘展現(xiàn)自己的嚴格教育,展現(xiàn)自己對孩子的絕對話語權(quán)。 而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在孩子受到困難、挫折時,站在孩子身邊去鼓勵、去教會孩子怎么學著自己應(yīng)對。 并不是在平常生活中莫名的嚴厲和斥責,更不是在孩子開心的時候,去擾亂興致,施以壓力。 現(xiàn)實中很多例子都告訴我們,在傳統(tǒng)的“挫折”環(huán)境下生存的孩子,要么早早地學會暴力,要么學會了小心翼翼,學會討好任人欺負。 看過楊爍的采訪,其實他本應(yīng)該最了解這種痛苦。 他從小被打大,說起這段的時候他面露兇光:擱現(xiàn)在我能告他,都能給他關(guān)起來。 他明明承受過,卻又無形中把自己所經(jīng)歷地肉體上的痛苦,變?yōu)?ldquo;精神痛苦”轉(zhuǎn)嫁在自己兒子身上,而這種痛苦更為致命。 你看,你的孩子連哭著說句“我想你了”都要被拒絕:“不哭好不好,你哭起來好難看” 眼睛紅紅地,想要撲進爸爸的懷抱里喊:“爸爸,我要爸爸。”,你都要后退兩步。 這孩子,連我們路人都看著十分心疼啊…… 明明你的孩子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都是正常的、開心的啊,為什么和你在一起,就像被鉗制的小鳥,戰(zhàn)戰(zhàn)兢兢,深怕做錯一點事就遭到責罵呢? 幸運的人用童年去治愈一生,但是很多人都是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因為不當教育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可能一輩子都擺脫不掉父母對其的傷害。 孩子是要用心去呵護的,用愛去澆灌,不是拿來秀自己的優(yōu)越感。 真心希望,天下的父母們,以此為鑒,不要再對孩子施以這種“嚴格教育”了。你那不是嚴格,是在做領(lǐng)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