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開始母乳喂養,就會收到熱心長輩們各式各樣的喂奶經驗和心得,什么胸小就沒奶,不能生氣否則奶水有毒,生病扛著千萬別吃藥…… 也就喂個奶,感覺從人到胸到奶,都被質疑了一遍,長輩對這屆母乳媽媽要求很高啊,真的有這么多講究么? 講真,這些喂養經驗多半是經受不住考驗,特別以下的幾個建議,妥妥的坑媽坑娃!
1、胸太小,奶水一定不夠寶寶喝 胸部大小是乳房內的脂肪決定的,而奶水多少則取決于乳腺。 有的媽媽雖然乳房很大,但是乳腺不發達,因此奶水很少。相反,有些媽媽乳房比較小,但乳腺不比別人少,奶水特別豐富,照樣把寶寶喂得白白胖胖。 2、初乳黃黃的很臟,不能給寶寶喝 實際上,初乳中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含有優質蛋白質、抗體和生長因子等,很適合新生寶寶消化吸收,而且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長輩們“外貌歧視”很莫名其妙,媽媽千萬別倒掉這份對新生寶寶最珍貴的營養禮物。 3、奶水那么稀,營養肯定不夠,多補補啊 和初乳一樣被同款“外貌歧視”了,奶水稀稠,區別在于脂肪含量,并不影響其他營養。特地喝太多濃湯讓奶水變得很稠,其實并不可取,這是因為過多攝入脂肪會影響寶寶消化。 4、你奶水少,要加點奶粉 寶寶剛出生幾天,胃容量很小,每次吃的奶水也不多,所以媽媽一開始奶水少很正常。奶水是寶寶越吸越多的,如果你懵懵懂懂聽了建議喂奶粉,就可能陷入越是不喂母乳,奶水越少的尷尬處境。 5、吃了藥就別喂奶了 其實,一些藥物比如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對于哺乳期安全性比較高,服用后是可以繼續母乳喂養的。就診時,務必告訴醫生你處于哺乳期,讓他幫你選擇合適的藥和給出哺乳建議。 6、媽媽生氣,母乳會有毒 母乳的成分只會為了適應寶寶成長的需要而發生變化。媽媽的負面情緒如果影響到睡眠和飲食,只會對母乳的產量有影響,并不會影響到母乳的成分。 7、寶寶6個月后,奶水就沒營養了 1歲內寶寶主要的營養來源,還是母乳或配方奶,并不是輔食。如果條件允許,媽媽可繼續母乳喂養至2歲或更長時間。 母乳之路不易,除了經歷催奶、漲奶、乳腺炎等等外,還有這些莫名其妙的“喂養建議”作為攔路虎。唯有堅定決心和信心,才能避免被忽悠、被打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