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是一個神圣又神秘的地方,這里每天都有新的生命誕生。 第一次產檢,路過產房,覺得這是一個神圣又神秘的地方。產房一般都是關著門的,外面有家屬在坐著焦急地等待,當寶寶誕生之后,會有護士出來報喜,“誰誰誰的家屬,來抱一下寶寶”,然后寶寶就被抱回病房里。之后產婦才被推出產房到病房里休息。 家長們,你們知道寶寶剛出生后會經歷些什么嗎?其實他們需要做的事情還真不少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揭秘:新生兒出生都經歷了什么? 清理呼吸道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是會吞羊水的,當寶寶出生之后,多多少少會吸入一些羊水,因此需要清理呼吸道,謹防羊水吞入肺部造成感染。醫生或者護士會通過技術或者醫學儀器幫助寶寶清理分泌物,將里面的黏液吸出來,這樣寶寶才能哭出聲來。當你聽到寶寶一聲洪亮的啼哭,證明寶寶非常健康。 被打屁屁 有些寶寶可能在清理了呼吸道之后還沒有哭出聲來,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可能造成腦部缺氧而引起意外。那么怎么辦呢?這時候,醫護人員會把寶寶“揪起來”拍打背部或者小屁屁,啪啪幾聲寶寶就哭出聲來了,這時候就證明寶寶的肺泡已經打開了,可以自主呼吸啦。 剪臍帶 新生兒剛出什么的時候,臍帶連著胎盤一起出來的,這個臍帶在肚子里是給寶寶輸送氧氣的,現在出生了就沒有用處了,需要剪短。一般是等到臍帶搏動停止,大約寶寶出生后45-60秒剪斷臍帶。位置則是距離寶寶肚臍2cm左右,醫生還會給臍帶消毒抹藥包扎,等到1~2周,多余的臍帶就會自動脫落啦。 阿氏評分 阿氏評分是寶寶出生內的第一次器全面體檢,主要包括膚色、心率、對刺激的反應、肌張力和呼吸的檢查。一般在寶寶出生后1分鐘和5分鐘時分別考察這5項指標的得分,了解新生兒出生時的大致健康狀況,決定是否需要實施相應的處理,以及在實施相應處理后評價恢復的情況。大部分新生兒的阿氏評分在7~10分之間,7分以下可能有輕度窒息,4分以下可能發生重度窒息。 擦拭身體 寶寶剛出生后可沒那么“干凈”的,身上會附有一層血漬、胎脂等殘留物,醫護人員會把寶寶小心地放在保溫臺上,用棉布給寶寶擦拭掉身上的殘留物。 稱體重量身高 清潔完之后,醫護人員會給寶寶稱體重、量身高,并記錄下來。大部分新生兒的身長是50cm,體重就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不過一般在5-8斤都算是比較正常的體重了。 包襁褓 量好身高體重之后,醫護人員就會給寶寶包上包被,謹防著涼。 戴腳牌手牌 記錄寶寶的出生時間,給寶寶的腳上、手上戴上和寶媽成對的腳牌和手牌。 留腳印 有些寶媽非常好奇,為什么寶寶是留腳印不是手印呢?其實是當做孩子的病歷來保存并處理。新生兒那么多,長得一個樣,很容易抱錯,而足印是獨一無二的,可以作為其身份證明。而新生兒的手都是緊緊攢著的,不能強硬掰開,所以留下足印比較方便安全。 報喜 上面的事情都做好之后,護士會把寶寶抱出來給家屬報喜,報喜的方式可能是:“XXX家屬,生了男女孩”,也可能是“XXX家屬,男寶/女寶,母子平安”。家屬欣喜地接過孩子,把孩子抱回病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