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共享”這兩個字,這幾年來你肯定聽到耳朵長繭了吧!什么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啊等等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 可是你聽過“共享母乳”嗎?大概我們對它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古代奶娘的時候。 在沒有奶粉的年代,因為身體等原因沒有奶水,或者大戶人家正室不親自哺乳,寶寶都是吃別人的奶水長大的。還有舊時代大家庭里的公子小姐,也都有專門的“奶媽”負責孩子的喂養。 但現如今,在我們大力倡導母乳親喂的時候,還是存在許多因為母乳不足而覺得愧對寶寶的媽媽。 在加上許多這幾年來頻頻出現奶粉質量問題的新聞,許多麻麻就把眼光放在讓寶寶“吃別人的母乳”上了。 這種母乳共享的方式,歐洲各國的麻麻們已經在Facebook上進行了。 比如一些因為母乳不足等問題的母親會在Facebook上發布求助信息。通過母乳共享的方式,不少母親得到了許多好心母親的幫助。 有受益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 “令我震驚的是,居然會有這么多母親不求回報,愿意將自己的母乳捐贈給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但是我沒想到的是,居然在網絡的那端也會有這么多好心的母親!”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未來我也會將自己的母乳分享給需要的母親們!” “這將成為一個全新的選擇,你有需求,而我們正好愿意給予。”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這種線上“共享母乳”的方式變得越來越普及,但是隨之而來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大。未經安全檢查的母乳,可能會傳播病毒,損害嬰兒健康。 當然,這種方式也悄然在中國的某寶上火了起來。一些寶媽“產糧過剩”扔了覺得可惜,所以就把多余的乳汁掛在網上,然后售賣給有需要的寶媽。 不僅在網絡平臺上,二手交易平臺和微信朋友圈也有不少寶媽打出這樣的標題來售賣多余的奶水,每袋母乳的價格也是5~50元不等。 “由于自己奶水多寶寶吃不完” “并不靠賣奶為生,只是為了轉贈給需要的人” “乳汁過剩,為避免浪費進行出售” (圖源某寶截圖) 許多寶媽看到后也表示很擔憂:“居然給寶寶喝網購回來的母乳,這么心大?”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 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是:買賣母乳是非法交易! 《關于人體母乳不能作為商品經營的批復》明文規定:人體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資源,不能作為商品進行生產經營。 萬一哪天遇上了買賣雙方遇上了糾紛,則可能需要面臨承擔法律責任的窘境。 其次,這樣的網購母乳可能會讓寶寶染上傳染病。 雖然在網絡平臺銷售母乳的賣家通過曬健康證、飲食表、消毒過程等舉動,向買家保證自己的“奶源”新鮮可靠。但是,真實性寶媽們卻難以驗證。 而且網購平臺根本不會對母乳進行血清檢測,一切均靠賣家的自覺。 這也意味著活動性肺結核、急性肝炎、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人體T細胞淋巴球病毒、梅毒等多種疾病無法被檢測出來。 (圖源某寶截圖) 最后,網購母乳的運輸鏈讓人堪憂! 一般來說,成熟母乳在5℃室溫內可保存24小時,19-22℃室溫內可保存10小時,25℃室溫內可保存6小時。0-4℃冷藏可保存8天。 超過這個時間母乳就可能發生變質,寶寶一旦吃了,可能會出現腹瀉和胃腸道感染的情況。 那么網購的母乳是否是冷鏈運輸呢?可能到手的母乳就已經面臨過期的風險?這樣產生的危險,絕對不能讓寶寶承擔啊。 其實對于一些母嬰家庭來說,國外一些國家已經建立了專業的母乳銀行,他們普遍實行“無償捐則,有償使用”的原則,為嬰兒為任何有需要的嬰兒提供健康、可飲用的母乳。 而在中國,雖然沒有專業的母乳銀行,但在不少城市都已經成立了自己的母乳庫,“無償捐贈,無償使用”。 母乳庫對母乳捐贈者的要求十分嚴格。除了要求是產后10個月內的哺乳媽媽外,還要求捐贈者是健康的,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規律,沒有長期的藥物治療史且目前不服用藥物,近半年內未接受過輸血及血液制品,而且還要經過血清學檢測合格。 采集后的母乳將放在冰箱內保存,保證在冷鏈狀態下運送母乳。為確保母乳的新鮮度,母乳庫僅接收擠出12個小時內的新鮮或冷藏的母乳,保證患兒食用24小時內的母乳,不接受冷凍奶。 (樂媽還要在這兒插句話,那些號稱母乳過剩而進行非法售賣的寶媽們,為何不把母乳捐贈給專業的機構呢?其中的原因可想而知。) 然而,全國母乳庫不足20家。各地母乳庫“各自為戰”,尚未形成統一建設標準,而且“母乳荒”的情況也會經常發生。所以,很多急于心切的麻麻們就會通過線上去到去購買不安全的母乳。 總而言之,母乳雖好,但也不要“病急亂投醫”而害了自己的孩子。 樂媽給大家介紹了這么多“網購母乳”的安全隱患,就是奉勸大家不要給寶寶喝這種母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