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快樂呱呱【媽媽學園】,在這里,你將學習到育兒領域內頂級專家團共同打造的新手媽媽必修課程,掌握破解寶寶營養、睡眠、常見病、早教啟蒙等育兒難題的方法,進階為合格媽媽。 今天來學習澳大利亞DAA認證注冊執業營養師劉遂謙的“人工喂養”課程。 母乳一直被認為是嬰兒喂養的金標準,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等權威組織都建議,在嬰兒最初6個月內給予純母乳喂養。因為大量的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對寶寶和媽媽的健康都有利,能夠增進母嬰之間的感情,而且安全經濟又方便,對整個社會而言,可以幫助節約醫療資源,減輕醫務人員的負擔,還能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們國家不斷加大對母乳喂養的宣傳和推廣力度,越來越多的新手媽媽知道母乳喂養的好處,紛紛加入到母乳喂養的大軍中來,這是好事。 但有的媽媽過分執著于母乳喂養,一會擔心母乳不夠寶寶吃,一會又怕營養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其實這些擔心都是多余的。正常情況下,媽媽分泌的乳汁量超過寶寶所需,而且寶寶吃得越多,吸吮乳頭越頻繁,乳房產生的乳汁會越多。就好比海綿里的水,吸一吸,總會有的。至于母乳的營養,媽媽也不用擔心。母乳是種聰明的食物,會隨著寶寶月齡的改變自動調整,以滿足寶寶前6個月的營養需求。等寶寶滿6個月以后,需要的營養量增多,僅靠母乳無法滿足,需要添加輔食來補充一部分營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還有的媽媽把母乳喂養當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好像寶寶不吃母乳就比別人家的孩子差一大截一樣。最典型的例子是覺得母乳喂養的寶寶更聰明。這個結論的依據是母乳中含有DHA等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寶寶神經發育,而且在一些關于喂養方式對嬰兒智力影響的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母乳喂養的寶寶獲得了更高的分數。但僅憑這些不足以說明母乳對智力發育真有什么幫助。有人發現,這些研究選擇的樣本大多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社會經濟地位比較高的家庭,而這些家庭本身就有基因和教育上的優勢。所以寶寶更聰明到底是因為母乳喂養,還是因為基因和教育呢?倫敦大學的馮•斯塔姆博士帶領團隊做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喝母乳長大的孩子并不會更聰明。 所以在母乳喂養這件事上,媽媽們要客觀看待,能堅持最好,但在多次嘗試后,依然沒辦法實現或繼續母乳喂養時,也不用焦慮,更不要有心理負擔,畢竟母乳喂養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強求不得。比如患有乙肝、肺結核等嚴重傳染病的媽媽,我們是不建議母乳喂養的,以免哺乳時傳染給寶寶。還有一些媽媽身體比較虛弱,沒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哺乳寶寶、或者沒有能力產出足量的母乳,我們也不建議硬要母乳喂養寶寶。另外,寶寶如果有氨基酸代謝異常等情況,也是不適合吃母乳的。媽媽可以選擇相應的配方奶,進行人工喂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雖然配方奶的營養沒母乳好,也遠不如喂母乳來的方便,但目前普遍認為配方奶是母乳最好的替代品。而且寶寶不會因為吃配方奶而跟媽媽不親,也不會因為這個,身體和各方面的能力就比吃母乳的孩子差,所以我們也沒必要排斥人工喂養。 事實上,人工喂養跟母乳喂養一樣,都是一種喂養方式,不管媽媽是出于客觀條件還是主觀選擇,最終采取了人工喂養,都不應該因此而招致道德譴責。要知道,自主選擇喂養方式是每個媽媽的權利。對于那些強忍疼痛、孤獨追奶、堅持上班背奶的母乳媽媽,我們報以掌聲和敬意;對于那些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人工喂養的媽媽,我們同樣理解和支持。因此,到底選擇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真沒那么糾結,只要適合自己和寶寶的就是最好的。 想了解更多孕育知識,可掃一掃下圖的二維碼,下載“快樂媽咪”APP,參與【媽媽學園】必修課程學習,持證上崗,科學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