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快樂呱呱【媽媽學園】,在這里,你將學習到育兒領域內頂級專家團共同打造的新手媽媽必修課程,掌握破解寶寶營養、睡眠、常見病、早教啟蒙等育兒難題的方法,進階為合格媽媽。 今天來學習澳大利亞DAA認證注冊執業營養師劉遂謙的“母乳喂養”課程。 寶寶呱呱墜地那一刻,媽媽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一想到把TA平安地帶到這個世界,成就感滿滿。當TA躺在你懷里用盡全力吸吮,你聽著TA咕咚咕咚的吞咽聲,感受著乳汁從身體一點點被抽離,那種切身可感的踏實、難以言表的幸福,都會讓你覺得自己擁有了全世界。 但是,很快你會發現,除了幸福之外,焦慮也不知不覺來造訪,你不知自己能否一直堅持母乳喂養,萬一TA不夠吃怎么辦,這個吃奶姿勢對TA是好的嗎……無數的疑問涌上心頭。 其實,你不用那么擔心。人類作為一種高級哺乳動物,在誕生之初就懂得了用自身的乳汁去哺乳子代。所以,放松心情、增強信心、全身心享受這個美好的過程,就是成功母乳喂養的必要條件之一。除此之外,你還需要學習一些簡單的技巧。 首先,在寶寶出生之前,為TA的第一口奶做準備。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護理乳房,主要做好乳房清潔和按摩,預防皸裂;二是盡量選擇自然分娩方式,因為在剖宮產中使用的麻醉劑、鎮痛劑等會導致下奶晚,并且影響寶寶的吸奶能力。另外,手術后的疼痛會影響哺乳的姿勢和情緒,這些都不利于早下奶。當然,這不是說選擇剖宮產就不能成功母乳喂養,只是多了一些阻礙而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其次,抓緊寶寶出生后的黃金72小時,做到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這是實現成功母乳喂養的關鍵。 早接觸,就是要盡快抱抱寶寶。沒有什么能比親密的擁抱更能增進母嬰之間的關系了,如果有,那就多抱幾次。有研究表明,產后1小時內進行肌膚接觸,母乳喂養成功率能提高一半以上。護士在確認寶寶狀態穩定后,會盡快把TA放在媽媽身邊就是這個原因。當TA趴在媽媽身邊時,TA會主動尋找媽媽的乳房,并靠自己的力量往乳房上銜接,吸吮母乳,這種行為被稱作“乳爬”。看《動物世界》的時候,你可能也發現,那些剛剛出生的小獅子、小老虎,眼睛還沒睜開就到處找媽媽的乳頭了,這也是“乳爬”行為。由此可見,你得早給TA提供這個機會,才能讓TA早點吃上第一口奶。 早吸吮,就是盡可能讓寶寶早點吸吮乳頭。建議媽媽在產后第一小時就開始母乳喂養。因為這時寶寶是醒著的,各種條件反射也最容易記憶,TA會對接觸到的柔軟的乳頭印象深刻,有利于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而且寶寶越早吃到初乳,身體就越早建立起初級免疫系統,從而更好地預防感染。 早開奶和早吸吮一樣,目的都是讓寶寶早點吃到母乳。一般情況下,媽媽在產房時就開始人生的第一次哺乳了。無論是順產媽媽還是剖宮產媽媽,都建議在產后30分鐘內給寶寶吸吮乳頭,每邊各吸吮3-5分鐘。開奶以后,按需哺乳,每天至少保證寶寶吃奶8次,頻繁有效的吸吮可以刺激乳房分泌更多乳汁。但有些媽媽可能會開奶不成功,不用灰心,只要寶寶體重下降不超過出生時的7%,都可以多試幾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母乳喂養而言,做好以上幾步已經成功了一大半,接下來就是要保證正確的含乳姿勢。這也不難,世界衛生組織早就對含乳的“標準姿勢”做好了總結,媽媽跟著做就好: ①寶寶的頭和身體成一條直線; ②寶寶的臉貼近乳房,鼻子對著乳頭; ③寶寶的身體貼近媽媽; ④寶寶的頭和頸得到支撐,新生兒要托住臀部。 現在距離成功母乳喂養還差最后一步——選擇合適的喂奶姿勢。如果你覺得喂奶是甜蜜的負擔,合適的喂奶姿勢正好可以幫你減負。你有很多種選擇,可以坐著喂、可以側躺著喂、也可以半躺著喂。坐著喂是比較常見的姿勢,側躺著適合剖宮產媽媽和喂夜奶,半躺著喂可以預防嗆奶。媽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就好,但要以母嬰雙方舒適為宜。 好了,今天這一講大概就說這么多,總結起來就是:學技巧+享受過程。學習技巧是目標,享受過程是動力。目標能讓你保持正確的方向,而動力則是你堅持下去的唯一理由。 想了解更多孕育知識,可掃一掃下圖的二維碼,下載“快樂媽咪”APP,參與【媽媽學園】必修課程學習,持證上崗,科學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