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魚刺卡喉,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雖然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是處理不好也存在很大風險,對于小寶寶來說更是如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講真,坊間土辦法真的管用嗎? 小時候我們被魚刺卡喉,媽媽會教給我們一些土辦法,比如趕緊吃一大口飯、喝一大口湯,甚至喝醋來幫助魚刺吞進去。有時候確實見效,但也有時候喝了很多醋,魚刺還在卡在喉嚨里,特別難受。 講真,這些土方法真的管用嗎?我們來看下一些案例—— 案例1:湖南的劉先生,吃飯時被一根魚刺卡住食道,后來吞飯都吞不下,最終去醫院才得以取出魚刺,卻未聽從醫生意見留院觀察,以致回家后食管發炎傷及動脈引發大出血,最后搶救無效。 案例2:四川的羅女士在家吃魚時被卡了一下,后猛吃了幾口飯將魚刺吞了下去,3天后因高燒就醫,檢查后得知魚刺將食管戳破,造成腹腔及縱膈感染,錯過治療最佳時機。 是不是覺得危言聳聽了呢?不就一根小小的魚刺能致命?但事實真的如此!所以這些誤區,寶媽要注意,別讓寶寶再去嘗試了。 ✘誤區一:大口咽飯 如果孩子被小魚刺卡住了,這種方法也許有效,通過吃一口飯,在重力的作用下把魚刺帶下去。但是如果魚刺比較大,只會越扎越深,還有劃破咽喉、食管和胃、甚至會引起大出血的風險。 ✘誤區二:喝醋軟化魚刺 喝醋軟化魚刺的方法聽起來挺有科學道理的,因此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質,醋里的醋酸可以與之反應,起到軟化的作用。通過大量的醋,把軟化的魚刺帶下去。 不過你造嗎?軟化需要長時間,而喝醋一瞬間的事。魚刺根本沒有辦法浸泡在醋里。這個方法顯然不現實,不值得提倡。 ✘誤區三:用手指往外摳 用手指往外摳可以催吐,刺激咽喉把魚刺吐出來,這雖是一種急救方法,但是容易刺激咽喉后壁引發嘔吐,引起加重疼痛等副作用。 ✘誤區四:用力拍背 聽起來就不靠譜,因為連咳嗽都解決不了的問題,用外拍背就可以拍出魚刺來嗎?況且用力拍孩子的背部,孩子哭鬧會更厲害。 ▎那么,魚刺卡喉應該怎么處理好? ✔首先,安撫孩子情緒 當孩子被魚刺卡喉之后喉嚨不舒服,孩子說不定會難受到哭。這時候,家長要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停止哭泣,以免魚刺被吸入更深的地方。 ✔接下來,判斷魚刺大小 讓孩子張開口,用手電筒看看能不能看清魚刺的位置,如果可以看到,那魚刺就在比較外面,可以采取急救措施。 ✔維生素C軟化 若是細小魚刺,可取維生素C 1片,含服,徐徐咽下。數分鐘后,魚刺會軟化消除。 ✔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如果魚刺比較大,插入比較深,那就不要再等了,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帶上孩子趕緊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請求專業醫生給孩子夾出魚刺。 【溫馨提醒】 任何時候,預防大于治療。 為了防止魚刺卡喉,寶媽平時要注意在給孩子吃魚的時候,選擇魚刺少的魚,比如金槍魚、三文魚、鱈魚等; 若是孩子還小,不會分辨,寶媽要處理好魚肉,把魚刺剔除,再把魚肉弄給孩子吃;若是孩子比較大了,就要叮囑孩子吃魚一定要認真把魚刺挑出來再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