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酷暑盛夏剛出現,小編已經聽說“手足病”這個詞很多遍。每年5月至8月都是手足口病發病高峰期,幼兒園和寶寶家庭更是風聲鶴唳,談“手足口病”色變。的確,手足口病的“威力”不小,萬一幼兒園有一個或幾個寶寶感染手足口病,很可能會蔓延整個班甚至整個學校都停課。而家里有患手足口病的寶寶,不僅寶寶受累受罪,家長們要照顧寶寶也是心力交瘁。下面,小編就帶領各位家長來學習,如何做好應對寶寶手足口病的措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認清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有20多種腸道病毒可引發手足口病的,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手足口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寶寶,得了手足口病會出現口痛、厭食、低熱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這是屬于有自限性的疾病,多數寶寶一周左右就會自愈。少數患病寶寶可能會引發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在這里小編還要順便跟家長們科普下學會區分手足口病與皰疹性咽峽炎這兩種相似卻實質不同的疾病。皰疹性咽峽炎也是由于腸道病毒所引起的,發病癥狀與手足口病相似,但只限于口腔、咽峽部位有白點和潰瘍。不同于手足口皰疹發熱同時出現的病癥,皰疹性咽峽炎是高燒后低燒或退燒時口腔或者咽峽才開始出現白點潰瘍。而且皰疹性咽峽炎也是要經過一周時間才自愈,護理方式與手足口病大致相同。 2. 做好退燒護理。患了手足口病的寶寶起初都會發燒。而發燒時家長們應當盡量予以物理退燒,如果發燒超過38.5度,就要使用嬰幼兒專用的退燒藥,市面上有美林、泰諾林等藥物適合寶寶使用,而有蠶豆病的寶寶只適用美林退燒藥。另外,假如寶寶拒絕服用退燒藥,家長們也可以用布洛芬退燒栓予以肛門給藥,防止寶寶出現高燒驚厥。 3. 做好飲食調理。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一般都會咽痛,拒絕進食。如果寶寶長時間不進食,不僅會影響體能,而且營養不足也無法抵抗病毒,所以家長們要想想辦法讓寶寶進食。進食的食物可以是流質的清涼的,例如一些攤涼的粥、果汁等,還可以適當給寶寶一些冰淇淋、雪糕,緩解寶寶口腔的不適。 另外,在護理寶寶的過程中,要做好寶寶的隔離護理,特別是二胎家庭,因為手足口病自愈后還會有1周的傳染高峰期,所以寶寶自愈后也要在家再隔離護理1周才可上學或外出,避免傳染給其他寶寶。 另外,也要記得叮囑患病寶寶多喝水,多休息,促進自身免疫力的修復,才可以對抗病毒,加快痊愈的進程。手足口病雖是病毒感染可自愈,但要記得分清病癥嚴重程度及謹記護理要點,而當發現寶寶出現經常性哭鬧、精神不振或無法進食程度嚴重時,家長們一定要帶寶寶及時就醫。日常生活中,也建議家長們要記得做好寶寶衛生健康工作,記得勤洗小手,及時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