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可以說是嬰幼兒時期皮膚瘙癢問題的“罪魁禍首”,是寶寶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一般3個月左右的寶寶容易患濕疹,而且容易反復,2歲以后寶寶就很少出現濕疹問題了。馬上就進入炎熱的夏天了,媽媽要注意各方面的護理,以免濕疹影響寶寶的愉快生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了解濕疹的原因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原因比較復雜,有時很難明確的原因。如果父母有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如果寶寶容易患濕疹,就要考慮遺傳因素。媽媽在孕期經常保持高蛋白飲食,比如以雞蛋和牛羊肉為主,可能也是導致寶寶患濕疹的原因,要檢查寶寶是不是對蛋白質過敏。 除此外,比較常見的原因是環境。如果家里過于潮濕,或溫度過高,空氣流通不足,寶寶衣物捂的太嚴實等,都容易導致寶寶患濕疹。寶寶的衣服材質和日常用品,比如合成纖維材質的衣服、洗衣粉、塑料玩具等,可能會引起寶寶過敏而患濕疹。 了解可能引起寶寶患濕疹的原因,媽媽就可以盡量避開這些因素,做好預防工作。同時,如果寶寶已經患濕疹了,媽媽可以向醫生反映日常生活細節,幫助醫生準確找到病因,對癥下藥,讓寶寶盡快擺脫濕疹的騷擾。 辨識濕疹的誤區 說到濕疹,許多人會顧名思義,想當然地認為皮膚太“濕”引起的問題,尤其是“洗澡”最容易躺槍。媽媽們或是認為寶寶要勤洗澡,保持干凈才能預防濕疹,即便已經患濕疹了,多洗澡才好得快;或是感覺已經患濕疹了,洗澡會刺激患處,還是不要多洗澡比較好。 其實,濕疹患者的皮膚反而最怕干燥,保濕才是濕疹護理的基礎。長時間不洗澡,自然不利于寶寶皮膚衛生。尤其天氣逐漸熱了,不洗澡多難過!即便寶寶患了濕疹,也要每天洗澡保持皮膚衛生,只是洗澡水不要過熱,28度左右比較好,盡量使用無刺激性的沐浴產品。洗澡時不要過度擦洗患處,時間也不要過長,不要超過10分鐘。洗澡后,及時用包含油份的乳液或霜,為寶寶的皮膚保濕。 還有一種誤區特別要注意,那就是“涂母乳”。因為濕疹在中醫那里俗稱“奶癬”,就有民間土方認為母乳如此安全天然且足夠滋潤,能治療濕疹。但是,這并沒有科學依據,而且也并沒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反而可能會延誤治療,還可能加重濕疹。 掌握濕疹的護理 寶寶如果患了濕疹,爸爸媽媽就要注意科學護理。首先要注意飲食合理。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要注意自己不要吃容易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避免吃刺激性食物,比如辛辣食物、海鮮等。如果是混合喂養或奶粉喂養的寶寶,要特別注意奶粉是不是引起過敏的原因。如果寶寶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爸爸媽媽要特別研讀成分表,確保沒有過敏原,能自己動手制作輔食,更能保障杜絕過敏食材。 寶寶日常的生活空間要保持清潔干燥和事宜的溫度,減少塵螨和真菌等過敏原。寶寶的衣物和被褥不要過厚,以免寶寶出汗刺激皮膚;材質以棉織品為宜,衣服、尿布、枕巾等要勤洗勤換,要確保徹底沖洗干凈,避免洗滌劑殘留刺激寶寶皮膚。 寶寶患了濕疹會因瘙癢而煩躁,爸爸媽媽要耐心,不要亂用藥,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獲得正確的治療。同時,目前并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根治濕疹。避免濕疹反復發作的關鍵就在于日常護理,當寶寶逐漸長大,就不會再容易患濕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