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過年最大的感觸就是吃!吃!吃!無論東西南北,家家戶戶過年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一不小心就吃撐了。寶寶們也是如此,各種零食,美味的菜肴,讓寶寶一天到晚不停嘴,再加上每天走親訪友奔波,作息不規律,寶寶就更容易積食。寶寶積食了怎么辦?媽媽要盡量想辦法幫助寶寶消食,不然寶寶鬧騰,媽媽也會跟著受罪。小編收集了四個應對寶寶積食的妙招,供媽媽們參考。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寶寶積食有哪些癥狀?積食會引起厭食、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口臭、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癥狀。媽媽過年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寶寶積食,要預防寶寶吃多了,媽媽們就要學會觀察寶寶吃多了的癥狀。如果寶寶有以下這些癥狀,小編提醒你,盡快想辦法幫助寶寶消食吧! 1、寶寶常說自己肚子漲、肚子疼。 2、寶寶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3、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欲明顯不振。 4、寶寶睡覺時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這就是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春節前后的天氣寒冷干燥,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加上中國過年以吃為主,寶寶吃的零食、肉類食物、飲料都多了,無形中加重了腸胃負擔,導致積食發生,致使免疫力下降。 如果寶寶節日期間生活不規律、睡眠缺乏,太多外出勞累、室內通風不好等,積食的寶寶一旦外感風寒,比平常更容易出現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疾病。 擊退積食四大妙招一、飲食調節:管住寶寶的嘴巴 不想讓寶寶承受積食的痛苦,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管住寶寶的嘴巴!春節期間的飲食一定要調節好,均衡膳食,三餐定量。輔食期或者年紀較小的寶寶更要注意食物的搭配與添加,以免引起過敏。因此,媽媽必須禁忌: 1、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這樣會打亂腸胃的生物鐘,影響消化。 2、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湯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多喝水。 3、早上和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否則也不利于消化和吸收。 4、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飽。寶寶白天運動量大,吃東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過多過飽,就容易積食。 二、運動療法:吃飽就該走一走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于消化。過年吃多了,不妨帶寶寶戶外活動一下,既有利于健康,又能促進親子感情!比如: 1、飯后散步。寶寶吃飽了,要讓寶寶活動活動,不要一吃飽就坐著或睡著,最好飯后去散散步,這樣有助于寶寶的消化。 2、戶外活動。在冬天里,選擇陽光明媚的時候,帶寶寶到戶外曬曬太陽。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至一小時。堅持讓寶寶做戶外活動,可以帶寶寶到公園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點的孩子,可以騎騎自行車。 三、按捏療法:簡單易學的消食推拿 當寶寶積食或消化不良時,媽媽可以給孩子捏捏積。捏積是兒科常見的治療方法,因為捏的部位為脊椎,也被稱為“捏脊”,可以治療多種常見疾病,包括小孩厭食、腹痛、嘔吐、便秘以及小孩脾氣急躁、睡不踏實、愛哭鬧等。以下是按捏療法的步驟,媽媽們,趕緊動手學一學吧! 1、捏脊:讓寶寶面孔朝下平臥,家長用兩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即是中脘穴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每日兩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長以拇指壓按涌泉穴,旋轉按摩30-50下,每日兩次。 四、藥物療法:不同體質用藥不同 除了按摩和運動外,有時也可借助藥物去治療寶寶的積食。但不同病情癥狀適用不同的藥物,媽媽們可千萬不要隨便給寶寶吃藥哦!針對不同體質和情況的寶寶,可以適當考慮以下藥物: 1、咳嗽者:適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等。 2、嘔吐者:適合藿香正氣丸等。 3、大便干者:適合肥兒丸、爛積丸等,幫助消積、化滯。 4、內熱者(表現為嘴唇紅、睡覺煩躁、舌苔厚等):適合健兒清解液、小兒清熱寧等,幫助消積、清熱。 是藥三分毒,若用前面三個妙招能解決問題,就盡量不要用藥了。當然,也不能過分的排斥藥物,畢竟寶寶積食受罪也是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的。但,用藥需謹慎,積食嚴重需遵醫囑用藥,積極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