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喂藥是一件很難的事! 以至于很多家長為了盡快了事,不惜用簡單粗暴的方法來灌藥,比如捏鼻子;或者圖省事兒,配果汁配蜂蜜輔助送入。 但其實,這些喂藥方法都是很危險的,認認真真看完這篇文章,以后最好不要這么做了! 捏鼻子:相信90%的人在小時候遭遇過 如此簡單粗暴,當然不行! 捏鼻子喂藥,孩子就只能通過口腔呼吸,很容易引起嗆咳,嚴重的會出現肺部感染,甚至導致窒息死亡。脆弱的鼻黏膜和血管還有可能被粗暴的家長捏到破損,在捏鼻過程中,鼻腔分泌物也可能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這種粗暴的手段,還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吃藥,百害而無一利。 食物包裹法:研碎、掰開,包進食物里 別無他法,也最好不要輕易采取。 一是我們不確定食物中豐富的成分是否會與藥物發生作用;二是食物會影響胃排空過程,進而可能影響藥物的吸收(隨餐服用的藥物除外)。 以下三類藥物,不推薦: 1.強調“不能掰開”的緩釋制劑。主要是一些緩控釋片、腸溶膠囊、腸溶片,一旦掰開磨碎會使藥物在短時間內大量釋放,增加藥物的毒性反應,不僅會影響藥效,甚至會有危險; 2.強調“空腹服用”的藥。尤其是消化系統藥物,比如驅蟲藥、止瀉藥等,拌著食物吃也會影響藥效; 3.膠囊類藥物。有些膠囊殼是為了掩蓋藥物的刺激性或難聞氣味,一般也不宜掰開。 手段溫柔但影響藥效,最好別用! 果汁:可能會對藥物產生一定的作用。比如含維生素C的果汁有還原性,含鈣、鐵的果蔬汁可能與藥物成分結合生成另一種物質,甚至有些藥物本身在液體中就不穩定,混著果汁吃可能會影響藥效。 牛奶:對部分抗生素、止瀉藥和鐵劑等藥物也不太友善。比如牛奶會降低某些抗生素活性,影響止瀉藥的藥效,使鐵沉淀。 母乳:可能與藥物結合形成另一種物質,影響藥效。 更得不償失的是,孩子本來對母乳充滿好感,一旦你將藥物混入母乳后,一些味覺較為敏感的孩子會發現母乳中有異味,直接吐出來不說,還可能因此抗拒母乳。 蜂蜜水佐伴:分年齡看情況 如果是一歲以下的孩子,絕對不行。 蜂蜜常受到肉毒桿菌的污染,它們在100℃的高溫下仍然可以存活,這對于一歲以下的寶寶是很大的威脅,因為他們腸道內的正常菌群還無法抑制肉毒桿菌產生毒素。 一歲以上的寶寶可以考慮在喝完藥之后,喝一點蜂蜜水。但要注意控制蜂蜜的量,有一點甜度就足夠了。寶寶的味覺系統尚未建立完善,過早品嘗太甜的東西,對孩子的味覺系統不是好事。 葡萄糖水:相對可行 可以考慮,但有三條注意事項。 1.甜度要適宜。淡淡的一點甜味就好,否則孩子一旦嘗到甜味,就容易對沒什么味道的母乳、配方奶、白開水等失去興趣; 2.別喝太多。吃藥前喝一口,吃藥后根據情況喝一兩口,能成功送服藥物就足夠了。別喝太多,以免影響藥效。 3.注意口腔清潔。喝完葡萄糖水要注意及時漱漱口,以免殘留的糖分依附在乳牙表面引起齲齒。 【推薦方法】 1.選水果味道和漂亮顏色的藥 選擇合適兒童的藥物劑型,比如糖漿劑或混懸劑,這類液體劑型服用方便,口感好,易被兒童接受。另外像滴劑,藥物濃度高,服用容積小,只需要滴入口里即可,尤其適合嬰幼兒服用。還有一些泡騰片,放入水中后會冒出神奇的氣泡,兒童也樂于接受,還有一些藥可以混著果汁吃,這樣孩子也不會覺得藥苦而不愿意吃了。 2.跟寶寶“比賽” 小孩子的藥一般是口服液或沖劑,無色的或咖啡色的,多找幾個杯子,每人一杯,大家比賽看誰喝得快!當然,她的是真藥,我們的全是“假藥”,無色的最簡單,白開水代替,咖啡色的也不難,黃酒、王老吉、可樂、咖啡,想要顏色淡一些就再兌些白開水!至于那些橘色的或草莓顏色的,大多是水果味的,寶貝們不會抗拒! 3.喂藥時要多多表揚寶寶 寶寶吃藥時,在旁邊的家長要夸張地欣喜地表揚他,寶寶有了動力,就會更容易喝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