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寶寶生病了,家長們的第一反應是“吃藥”。不過,心急的父母們很多時候單憑經驗給寶寶用藥,不小心就犯錯誤了!錯誤用藥不僅不能很好治好孩子的病,還會傷害孩子身體。日常兒童用藥的盲區,家長們踏足了嗎? 圖片素材來源于視覺中國 盲區1:用藥太早 有的孩子剛剛流點清鼻涕或者咳嗽兩聲,家長就立即給孩子吃上藥或者去醫院,而這樣很可能孩子病情本來不重,但是由于保暖太過或者到醫院后的交叉感染導致孩子病情加重。所以,如果孩子只是出現輕微的感冒癥狀,并且不發燒、不腹瀉、飲食正常、精神頭足,家長不必急于吃藥或看醫生。如果只是單純的普通感冒,一般三五天就會痊愈,如果癥狀持續三天以上并且有加重的趨勢,需要及時就醫。 盲區2:濫用抗生素 有時候,我們會把抗生素當作一種“萬能藥”,一有感冒、咳嗽就用抗生素,一有發燒也會馬上服用抗生素。但張琳明確指出,如果沒有細菌、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的話,抗生素的使用是沒有必要的,而我們日常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多半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過多,不僅會傷腸胃,影響食欲,同時也會殺死腸道內益生菌,對消化功能有一定的影響。 盲區3:濫用維生素 維生素在寶寶的生長發育中確實起著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認為多多益善。不少藥用維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應,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用量過大或過久可能造成體內蓄積而中毒。如魚肝油(含Va與Vd)吃多了可引起發燒、厭食、煩躁、肝與腎臟功能受損。水溶性維生素雖較安全些,但也不可疏忽,如Vc服用過多可誘發尿路結石、脆骨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