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每天都有不少媽媽咨詢寶寶喝奶量的問題。 講真,大概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能理解新手爸媽的這種緊張吧。因為沒有經驗,所以對每一個問題都要細細學習一番。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那么今天樂媽就跟大家來扒一扒喝奶量這件事兒! 首先,國家高級營養師李子建議,母乳喂養的寶寶,按需喂養即可。 其次,人工喂養寶寶的喝奶量,因為每個孩子的體重、生長速度、胃口和體質都不一樣,而且,即使是同一個孩子,每一頓的奶量也會不同,所以,沒有任何一部書、一個人可以準確地告訴你寶寶每一頓應該喂多少,只能給出一個參考推薦量。 關于配方奶的喂奶量,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 出生幾天后,每次可達60-90毫升,大約3-4小時吃一次。 滿月以后,每次120毫升或更多,大約4小時吃一次,吃奶已經相當規律。 6個月時,每次180-240毫升,每天吃4-5次奶。 嬰兒每天的喝奶總量,不應超過960毫升。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沒有絕對不變的真理,寶寶吃多少,個體化才是關鍵! 或許你依然覺得,為什么范圍這么廣,不能再給得細一點嗎? 但其實這還真的要爸爸媽媽自己去掌握,初期的時候,可以根據平均推薦量來準備,然后根據寶寶自己的表現來增減,如果每次都剩,那這個平均推薦量就是多了,下次沖少一點,反之也是一樣的道理。 育兒沒有捷徑,最適合自己寶寶的方法,唯有最了解寶寶的父母自己去摸索出來! 來聽聽崔玉濤醫生的詳細講解吧,內容來源太平洋親子網-親子課堂-《配方粉一定要按推薦量來喂嗎》: “任何的書籍,或者指南等等,對喂養量都有一個大概的推薦,這推薦量指的是,這個年齡孩子的平均攝入量,平均的意思就是,很多孩子會比這個低,很多孩子會比這個高,平均是加一塊的平均值。 為什么要給一個平均推薦量,不說一個平均量,家長心里沒有數,但是平均推薦量的意思是說,你按平均推薦量給孩子準備,他如果這次吃完了一點都沒剩,意味著平均推薦量,對他來說偏低了,下次可以多一點,如果說,按照平均推薦量給孩子喂,但每次都剩,則意味著平均推薦量,對他來說偏高,下次可以少喂一點,少準備一點。 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個絕對不變的真理,實際是讓你初次喂養的時候,你怎么去準備,比如平均推薦量是150毫升,你準備90,那永遠覺得欠,欠多少,大概沒有個數,那么按照150準備,發現他能吃150,一滴不剩,下次按160準備,如果說每次都剩10毫升,原來他每次的攝入量是140。 家長要這么掌握,推薦量很快就會有,一個個體化的程度,家長要掌握個體化,千萬不要認為那是真理,要是真理的話那就麻煩了。全世界的人,在同一個時間都吃同樣的東西,吃同樣多,這個世界就沒法存在了,所以家長千萬要注意,推薦量只是讓,開始介入的時候開始喂養的時候的一個測試值,測試結果是什么,孩子告訴我們,不是家長來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