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的屎尿屁那點事,真是好磨人。 這不,有時候寶寶一邊吃奶一邊拉,有時候放屁都有一點便便,媽媽好疑惑,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消化不好嗎,要吃點什么調理嗎?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邊吃邊拉,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其實,媽媽完全不需要擔心,這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醫生通常會叫做:胃結腸反射。 我們吃了東西以后,胃就會被充盈擴張,結腸的蠕動會增快很多,結腸內容物就會被送入直腸,引起排便反射,這就是胃結腸反射,這種反射通常是在進食后的15分鐘內最明顯。有的研究還發現,有的寶寶只要摩擦口唇,有吸吮的動作,就會使結腸蠕動增快。 而另一方面,小寶寶的大腦皮層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還不足,所以就很容易出現邊吃邊拉,或者吃完很快就拉的現象。 當然,你也不用擔心,寶寶邊吃邊拉是不是食物還沒有消化就拉出來了。英國醫生做過試驗,兒童從吃東西進去到排出來,平均要33小時。小寶寶吃母乳,排出來的時間會短一點,但也不可能吃進去就馬上拉出來的。 等寶寶長大一點以后,神經系統發育比較成熟了,加上合理的排便訓練,就會逐漸形成規律的排便習慣的。 邊吃邊拉和換紙尿褲這點事 一般我們會建議,在孩子吃奶前就換好紙尿褲,可以幫助減少溢奶現象,而且換上干凈的紙尿褲,寶寶吃奶也會更舒服一些。但媽媽如果發現孩子經常邊吃邊拉的話,那就可以吃完以后,稍等一會兒再換。具體怎么辦,還要看當時情況(紙尿褲滿不滿),決定大權在你手上的哦! 放屁帶屎?主要看有沒有腹瀉 小寶寶的肛門括約肌控制能力還不健全,是松弛的,放屁時,因為氣流的作用,積在肛門處的便便就可能隨著屁帶出來。而且,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本來就偏稀,放屁帶出少量便便來,就更容易了,人工喂養的寶寶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媽媽們可以這樣觀察:只要寶寶的飲食、精神狀況良好,沒有腹瀉的情況,放屁帶便便就是正常的現象。 關于腹瀉,要記住,并不能因為大便稀(母乳喂養寶寶大便就是偏稀)就認為是腹瀉,要吃點益生菌調理,判斷的準則應該是“性狀變稀”和“次數增多”。如果寶寶發生了腹瀉,就要考慮是不是消化不良或者發生了感染。 (下載快樂媽咪App,讓育兒更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