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媽之前數次在文章中提到,要是寶寶感冒鼻塞、咳嗽、咽干等,可以在室內使用加濕器,這樣能增加室內空氣濕度,緩解寶寶不適。現在是秋季,在室內使用加濕器,還能有效緩解皮膚干燥,讓我們的皮膚保持水潤!這么一說,加濕器還真的是個神器。(關注微信訂閱號:朵媽親子時光,聊聊親子育兒那些事)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不過,隨著加濕器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關于它的爭議也越來越多,“加濕器易使人得肺炎”的觀點頻見報端,在網上搜索“加濕器肺炎”一詞,總能彈出一些讓人心慌的新聞: ▪ 2015年,山東威海1歲寶寶患上“加濕器肺炎”。 ▪ 2015年,山東煙臺5歲女童被診斷為“加濕器肺炎” 。 ▪ 2014年,安徽合肥一女子在加濕器中放板藍根,導致患上肺炎。 ▪ 2013年,大連60歲老人在加濕器里放醋,導致雙側肺炎。 ▪ 2013年,安徽六安3歲女童患上“加濕器肺炎”。 …… 難道加濕器對人體的殺傷力真的這么大?以后還敢給寶寶使用加濕器嗎? 真相:加濕器沒有罪,都是使用不當惹的禍 加濕器本身不會導致肺炎,但如果使用不當的話,加濕器就有可能會變成一個病菌傳播工具。 這樣使用加濕器,比霧霾還嚴重! “加濕器肺炎”的感染原理和“空調病”相似,都是由于有害微生物經空氣進入了人體的呼吸道,并引發了炎癥造成的。很多人在使用加濕器時,過程簡單粗暴,加點水,打開開關,就開始盡情享受加濕器帶來的濕潤空氣了。但是不注意以下細節,加濕器很可能會威脅我們的健康。 1、加濕器少換水,不注意清潔衛生。 市面上不少加濕器自帶抗菌、殺毒功能,但最終仍是“噱頭多于實用”。改變這一點,只需我們做到勤換水,多清潔。如果不注意清潔,功能再強大的加濕器,也只能淪為一個絕佳的“病菌繁殖皿”。 2、過度加濕。 如果長時間連續不斷地使用加濕器,同時設置的濕度過大,空氣中的水分增多,會加速室內的霉菌、細菌、放線菌的繁殖。 3、少通風換氣,室內的病菌密度大。 另外,少開窗通風換氣,會增加室內病菌的密度。這種情況下使用加濕器,也容易滋生更多的病菌。 4、往加濕器中放入醋、殺菌劑等添加劑。 很多人在使用加濕器的過程中,喜歡在加濕器中放入醋、殺菌劑、香水、精油等,認為這樣可以有效殺菌,同時很“養生”,殊不知這樣極容易導致嚴重的呼吸道疾病! ◆ “加濕器殺菌劑致人死傷”事件 韓國“加濕器殺菌劑致人死傷”事件曾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自2011年起,約1500名韓國人因此受害,超2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孕產婦及嬰幼兒)。后經調查發現,這些傷者、逝者在近幾年中,平均每年使用加濕器4個月左右,每次加水都添加殺菌劑,平均每月使用一瓶殺菌劑。原來罪魁禍首不是加濕器,而是加濕器殺菌劑。 無論是殺菌劑,還是食醋、板藍根,這些添加劑一般顆粒比較大,如果長時間使用并吸入體內后,容易加重呼吸系統負擔;另外,添加劑的氣化過程會進一步加重白霧的生成,而且殺菌劑有較強的刺激性,會進一步損傷氣道黏膜,引發呼吸道疾病。 如何正確使用加濕器? 加濕器使用不當會威脅人體健康,但因噎廢食也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只要我們正確使用加濕器,它還是可以造福人類的: ▪ 勤換水、多清潔 以上提到的“加濕器肺炎”雖然很可怕,但只要簡單的一招“勤換水、多清潔”便能應對(同時不使用添加劑)。勤換水指的是每次使用前都要徹底換水;多清潔指的是一周至少全面清潔一次。如果清洗的頻率較高,“清水+抹布”就能達到清潔的目的了。 ▪ 濕度適宜 一般來說,室內相對濕度在40%-60%之間,人體的總體感覺會比較良好,且這個濕度范圍,病菌的繁殖及室內生物性污染物的發生都比較少,能有效避免疾病的發生。 ▪ 擺放位置要正確 加濕器要放在離地面1米的高度,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加濕效果。 ▪ 使用純凈水或蒸餾水 很多人認為,加濕器里的水只是為了增加空氣濕度,又不是喝的,用什么水都無所謂。這樣想就不對了!人們最常用的自來水由于含有氯及鈣鎂離子等礦物質,不適宜人體呼吸。 正確的做法是往加濕器中加入純凈水或蒸餾水,此外也可以使用白開水。(關注微信訂閱號:朵媽親子時光,聊聊親子育兒那些事) ▪ 使用時間不要過長 使用加濕器的時間不宜過長,應根據實時的天氣情況、室內外的溫度,來調節加濕器的濕度,以確保加濕器使用得當。最好在室內放一個濕度計,以隨時了解空氣濕度,判斷是否需要使用加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