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當媽的最抓狂,明明就沒有亂吃東西,怎么會拉肚子呢?實際上嬰幼兒的免疫消化功能和大人的不一樣,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也比大人腹瀉的原因要復雜得多。(關注微信訂閱號:朵媽親子時光,聊聊親子育兒那些事) 一般來說,腹瀉可以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 感染性腹瀉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急性腸胃炎”,指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如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 病毒感染性腹瀉 引發嬰幼兒腹瀉的病毒,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多發于秋末冬初,因此這種腹瀉也被稱為“秋季腹瀉”。這種腹瀉起病急,早期伴有嘔吐,同時孩子會有感冒的癥狀,如咳嗽、鼻塞、流涕、低熱等。 應對方法: 病毒感染性腹瀉,以抗病毒治療(抑制病毒復制繁殖)、保護腸道黏膜、補充液體為主,需及時就醫;飲食以清淡為主;家長護理時認真洗手,保持清潔,避免繼發感染;孩子用過的所有物品(尿布、衣被、玩具、圖書等)都應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同時避免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 細菌感染性腹瀉 如果寶寶拉肚子嚴重(有時伴有嘔吐),同時,還出現腹痛、膿血便、發燒等現象,往往是細菌(比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的。 應對方法: 如果寶寶有上述癥狀,要馬上帶他去看醫生,確定病因后對癥用藥。這種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會非常嚴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類里含有的大腸桿菌引發的感染),避免細菌感染性腹瀉,最重要的一點是避免飲食不潔,慎防病從口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非感染性腹瀉的原因比較復雜,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天氣變化引起的腹瀉 天氣炎熱,氣溫高、濕度大,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酶降低,導致腹瀉;或天氣驟然變冷,腹部受涼,胃腸道蠕動亢進,食物在胃腸道停留時間太短,引起腹瀉。 應對方法: 預防氣候變化引起的腹瀉,關鍵在于注意防暑或防寒,夏季避免孩子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中;冬季避免孩子腹部著涼,尤其是在外出或夜間睡眠時候。 2、食餌性腹瀉 食餌性腹瀉,指喂養不當引起的腹瀉,如過早添加輔食、頻繁更換配方粉,或不按比例沖兌配方粉等。 應對方法: 家長應保持科學喂養的原則,循序漸進添加輔食。一般情況下,避免頻繁更換奶粉,同時按比例沖兌配方粉,切忌過稀或過濃。 3、過敏性腹瀉 嬰兒在剛出生的幾個月,腸道的通透性較大,造成進入體內的蛋白質未被充分分解,便吸收到了血液中,引起胃腸道過敏反應。 應對方法: 家長應謹慎添加易致敏的食物,如大豆、牛奶、海鮮等,這些食物通常建議在孩子一歲后再少量逐步添加。 4、癥狀性腹瀉 孩子如果患了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疾病時,因身體發熱和毒素作用,會影響消化功能紊亂,導致腹瀉。 應對方法: 孩子在患以上疾病時發生腹瀉,在飲食上避免油膩;同時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千萬不可自行用藥,應在醫生的建議下科學用藥。 5、糖原性腹瀉 少數孩子會發生糖原性腹瀉,原因是孩子的小腸粘膜缺乏特異性雙糖酶,使得食物中的糖不能被分解吸收,因此發生滲透性腹瀉。 應對方法: 孩子發生糖原性腹瀉,需在醫院檢查確認后,調整喂養方式。例如,乳糖不耐的寶寶,需要更換無乳糖配方粉,另外媽媽在平時生活中應隨時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孩子乳糖不耐的癥狀較輕,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讓孩子慢慢適應含乳糖的食物,減輕乳糖不耐受的反應。(關注微信訂閱號:朵媽親子時光,聊聊親子育兒那些事) |